百词典

《瓠子歌》

时间: 2025-05-06 02:54:40

诗句

瓠子决兮将奈何。

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

功无已时兮吾山平。

吾山平兮钜野溢。

鱼弗郁兮栢冬日。

正道弛兮离常流。

蛟龙骋兮放远游。

归旧川兮神哉沛。

不封禅兮安知外。

皇谓河公兮何不仁。

泛滥不止兮愁吾人。

啮桑浮兮淮泗满。

久不反兮水维缓。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4:40

原文展示:

瓠子决兮将奈何。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吾山平兮钜野溢。鱼弗郁兮栢冬日。正道弛兮离常流。蛟龙骋兮放远游。归旧川兮神哉沛。不封禅兮安知外。皇谓河公兮何不仁。泛滥不止兮愁吾人。啮桑浮兮淮泗满。久不反兮水维缓。

白话文翻译:

瓠子决口了,我们该怎么办呢?浩浩荡荡的水流,让人忧虑它最终会变成河流,大地不得安宁。工程永无止境,我的山也被夷为平地。山被夷平了,巨大的原野也被水淹没。鱼儿不郁郁寡欢,在冬日的柏树下。正道松弛,离开了正常的流动。蛟龙驰骋,放任远游。回归旧时的河流,神灵的力量真是伟大。不进行封禅,怎能知道外界的情况。皇帝对河神说,你为何如此不仁慈。水泛滥不止,让人忧愁。桑树漂浮,淮河和泗水都满了。长时间不回归,水流变得缓慢。

注释:

  • 瓠子决:指瓠子河决口。
  • 浩浩洋洋:形容水势浩大。
  • 虑殚为河:忧虑水最终会变成河流。
  • 吾山平:指山被夷为平地。
  • 钜野溢:巨大的原野被水淹没。
  • 鱼弗郁:鱼儿不郁郁寡欢。
  • 栢冬日:在冬日的柏树下。
  • 正道弛:正道松弛。
  • 离常流:离开了正常的流动。
  • 蛟龙骋:蛟龙驰骋。
  • 归旧川:回归旧时的河流。
  • 神哉沛:神灵的力量真是伟大。
  • 不封禅:不进行封禅仪式。
  • 皇谓河公:皇帝对河神说。
  • 何不仁:为何如此不仁慈。
  • 啮桑浮:桑树漂浮。
  • 淮泗满:淮河和泗水都满了。
  • 水维缓:水流变得缓慢。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彻,即汉武帝,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扩张政策,使汉朝达到了鼎盛时期。刘彻也是一位文学爱好者,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自然灾害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彻在面对瓠子河决口这一自然灾害时所作,表达了他对灾害的忧虑和对治理水患的决心。诗中通过对水患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瓠子河决口为背景,通过对水患的生动描写,展现了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痛苦和不安。诗中“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水势的浩大和人们对灾害的忧虑,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作者对治理水患的决心和对神灵的祈求,体现了皇帝的责任感和对天命的敬畏。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瓠子决兮将奈何:瓠子河决口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2. 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兮地不得宁:浩浩荡荡的水流,让人忧虑它最终会变成河流,大地不得安宁。
  3. 功无已时兮吾山平:工程永无止境,我的山也被夷为平地。
  4. 吾山平兮钜野溢:山被夷平了,巨大的原野也被水淹没。
  5. 鱼弗郁兮栢冬日:鱼儿不郁郁寡欢,在冬日的柏树下。
  6. 正道弛兮离常流:正道松弛,离开了正常的流动。
  7. 蛟龙骋兮放远游:蛟龙驰骋,放任远游。
  8. 归旧川兮神哉沛:回归旧时的河流,神灵的力量真是伟大。
  9. 不封禅兮安知外:不进行封禅,怎能知道外界的情况。
  10. 皇谓河公兮何不仁:皇帝对河神说,你为何如此不仁慈。
  11. 泛滥不止兮愁吾人:水泛滥不止,让人忧愁。
  12. 啮桑浮兮淮泗满:桑树漂浮,淮河和泗水都满了。
  13. 久不反兮水维缓:长时间不回归,水流变得缓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将水势比喻为浩大的河流。
  • 拟人:如“皇谓河公兮何不仁”,将河神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行为。
  • 对仗:如“瓠子决兮将奈何”与“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治理水患的决心。通过对水患的描写,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同时也体现了皇帝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中透露出作者对治理水患的决心和对神灵的祈求,体现了皇帝的责任感和对天命的敬畏。

意象分析:

  • 瓠子决:瓠子河决口,象征着自然灾害的严重性和不可预测性。
  • 浩浩洋洋:形容水势浩大,象征着自然力量的强大和不可抗拒。
  • 吾山平:山被夷为平地,象征着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力感和破坏。
  • 钜野溢:巨大的原野被水淹没,象征着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破坏。
  • 鱼弗郁:鱼儿不郁郁寡欢,象征着自然界的生物在灾害面前的生存状态。
  • 栢冬日:在冬日的柏树下,象征着自然界的静谧和坚韧。
  • 正道弛:正道松弛,象征着社会秩序的混乱和失序。
  • 蛟龙骋:蛟龙驰骋,象征着自然界的力量和神秘。
  • 归旧川:回归旧时的河流,象征着对自然秩序的向往和回归。
  • 神哉沛:神灵的力量真是伟大,象征着对神灵的敬畏和祈求。
  • 不封禅:不进行封禅仪式,象征着对传统仪式的忽视和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 皇谓河公:皇帝对河神说,象征着皇帝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治理水患的决心。
  • 泛滥不止:水泛滥不止,象征着自然灾害的持续性和破坏性。
  • 啮桑浮:桑树漂浮,象征着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破坏。
  • 淮泗满:淮河和泗水都满了,象征着自然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
  • 水维缓:水流变得缓慢,象征着自然灾害的持续性和破坏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瓠子决兮将奈何”中的“瓠子”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条河流 C. 一种动物 D. 一种工具

  2. 诗中“浩浩洋洋兮虑殚为河”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水势浩大,让人忧虑 B. 水势平静,让人安心 C. 水势缓慢,让人放松 D. 水势急促,让人紧张

  3. 诗中“皇谓河公兮何不仁”中的“河公”指的是什么? A. 一位官员 B. 一位神灵 C. 一位学者 D. 一位将军

  4. 诗中“啮桑浮兮淮泗满”中的“啮桑”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动物 C. 一种食物 D. 一种工具

答案:

  1. B
  2. A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风辞》:汉武帝刘彻的另一首诗,表达了对秋风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
  • 《长歌行》:汉乐府诗,表达了对边疆战士的赞美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瓠子歌》与《秋风辞》:两首诗都反映了汉武帝对国家大事的关心和对自然灾害的忧虑,但《瓠子歌》更侧重于对水患的描写和对治理水患的决心,而《秋风辞》则更侧重于对秋风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汉武帝诗集》:收录了汉武帝刘彻的诗歌作品,包括《瓠子歌》、《秋风辞》等。
  • 《汉乐府诗集》:收录了汉代的乐府诗,包括《长歌行》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收录了中国古代诗歌的鉴赏和解析,对理解《瓠子歌》等诗歌有帮助。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残句:辰日宜种瓜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其二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再用前韵赠子勉四首 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 赋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八韵寄李载 今岁官茶极妙而难为赏音者戏作两诗用前韵 濂溪诗 岩下放言五首之池亭 宿山家效孟浩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头晕目眩 谷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业荒于嬉 害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奕山 毁宗夷族 勤剧 捷足先得 石字旁的字 上谄下渎 重提旧事 巳字旁的字 包含翠的成语 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荣味 眼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