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极天马歌》

时间: 2025-05-02 04:15:29

诗句

天马徕兮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5:29

原文展示:

西极天马歌 刘彻 〔两汉〕

天马徕兮从西极。 经万里兮归有德。 承灵威兮降外国。 涉流沙兮四夷服。

白话文翻译:

天马啊,从遥远的西方而来。 跨越万里,归于有德之人。 承载着神灵的威严,使外国臣服。 穿越流沙之地,让四方夷族顺服。

注释:

  • 天马:传说中的神马,象征着力量和速度。
  • 徕:来。
  • 西极:极远的西方。
  • 有德:有德行的人,这里指皇帝。
  • 承:承受,承载。
  • 灵威:神灵的威严。
  • 降外国:使外国臣服。
  • 涉:穿越。
  • 流沙:沙漠的别称,这里指边远荒凉之地。
  • 四夷:古代对四方边远民族的统称。
  • 服:顺服,臣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彻,即汉武帝,西汉第七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扩大了汉朝的疆域,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其雄心壮志和对国家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汉武帝为了庆祝从西域引进的天马而作,表达了他对天马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强盛和四方臣服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天马从西极而来,历经万里归于有德之人的壮丽景象,展现了汉武帝的雄心壮志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诗中“承灵威兮降外国”一句,体现了汉武帝希望借助神灵的威严,使外国臣服的愿望。而“涉流沙兮四夷服”则进一步表达了汉武帝希望四方夷族都能顺服于汉朝的宏大愿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宏大,充满了帝王之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马徕兮从西极”:开篇即点明天马的来历,从极远的西方而来,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2. “经万里兮归有德”:天马跨越万里,归于有德之人,这里的有德之人指汉武帝,表达了天马的忠诚和汉武帝的德行。
  3. “承灵威兮降外国”:天马承载着神灵的威严,使外国臣服,这是汉武帝对外扩张的愿望。
  4. “涉流沙兮四夷服”:天马穿越流沙之地,让四方夷族顺服,这是汉武帝对四方统一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天马赋予人的行为和情感,如“归有德”、“降外国”、“四夷服”。
  • 象征:天马象征着力量和速度,也象征着汉武帝的雄心和国家的强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天马,同时也是汉武帝对自己德行和国家强盛的自信表达,以及对四方臣服的期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马:象征力量和速度,也象征着汉武帝的雄心和国家的强盛。
  • 西极:象征遥远和神秘。
  • 流沙:象征边远荒凉之地,也象征着汉武帝的征服欲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天马”象征着什么? A. 力量和速度 B. 神秘和遥远 C. 忠诚和德行 D. 征服和统一

  2. “承灵威兮降外国”中的“灵威”指的是什么? A. 神灵的威严 B. 天马的力量 C. 汉武帝的德行 D. 四方的臣服

  3. “涉流沙兮四夷服”中的“四夷”指的是什么? A. 四方边远民族 B. 四方神灵 C. 四方臣服的国家 D. 四方流沙之地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表达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表达了对边疆的深情。

诗词对比:

  • 《西极天马歌》与《出塞》:两者都表达了对外扩张和四方臣服的愿望,但《西极天马歌》更侧重于对天马的赞美和对神灵威严的承载,而《出塞》则更侧重于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汉武帝传》:详细介绍了汉武帝的生平和治国理念。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方法。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念奴娇·阳春布暖 念奴娇·赏心佳处 风入松 驻马听 醉乡曲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诸斋作真率会、又用前韵赋木兰花令三首) 减字木兰花(八劝) 减字木兰花(七劝) 减字木兰花(六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黹字旁的字 全心全意 龝字旁的字 扮会 生我劬劳 元经秘旨 慌罔 鼓桡 攻瑕索垢 包字头的字 包含煽的词语有哪些 玉山倾倒 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一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包含昌的成语 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面从心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