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2:2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2:20:32
谪官后卧病官舍,简贺兰侍郎(一作贬睦州祖庸见赠)
作者:刘长卿 〔唐代〕
青春衣绣共称宜,
白首垂丝恨不遗。
江上几回今夜月,
镜中无复少年时。
生还北阙谁相引,
老向南邦众所悲。
岁岁任他芳草绿,
长沙未有定归期。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病榻上思念青春的情感。诗人曾经年轻,身着华丽的衣服,那时的青春是多么令人称羡。然而,白发苍苍,心中却仍然怀有当年的遗憾。每当夜晚在江边看月时,心中不禁感慨,镜子中映出的已是满头白发,不再是昔日的英俊少年。回到北方的宫阙,谁来引领我?而如今我已老去,身处南方,周围的人都为我感到悲伤。年复一年,尽管芳草依旧生机盎然,但我在长沙却始终没有归期。
作者介绍:刘长卿(约709年-约786年),字中立,号静斋,唐代著名诗人。其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长卿因遭贬谪而卧病于官舍期间,心境沉重,思绪纷繁。诗中不仅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还有对青春逝去的惋惜以及对未来归期无望的悲伤。
这首诗透过刘长卿对青春与老年的对比,展现了人到中年后的无奈与伤感。诗人用“青春衣绣共称宜”描绘了他年轻时的风华,然而随着时光流逝,白发的到来令他感到无比惋惜。诗中“江上几回今夜月,镜中无复少年时”一句,生动地表达了他对过往青春的怀念,月亮作为时间的象征,提醒着他青春的流逝。
“生还北阙谁相引”展现了诗人对归属的渴望,北阙象征着他曾经的荣华富贵,然而如今却孤身一人,令人唏嘘。最后两句“岁岁任他芳草绿,长沙未有定归期”,则是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尽管周围的自然依旧生机勃勃,但他却无心享受这一切,归期无望的感觉令人心痛。
整首诗透过细腻的情感与清晰的意象,深刻表达了人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思,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青春的追忆与对老年的感慨,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归属感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青春衣绣共称宜”表达了什么情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江上几回今夜月”中的“江”指的是___。
判断题:诗人对未来归期的无奈与迷茫是整首诗的主要情感之一。(对/错)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