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行路难 其三十二》

时间: 2025-07-30 20:40:31

诗句

双脚蹒跚卧路陲,客来相慰漫兴悲!

乘舆何处吾归去,可是高车驷马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0:40:31

原文展示

双脚蹒跚卧路陲,客来相慰漫兴悲!
乘舆何处吾归去,可是高车驷马时?

白话文翻译

我双脚无力地躺在路边,路过的客人来慰问我,心中感到几分悲伤!
我该乘坐什么车子回去呢?难道是高车和骏马的时光吗?

注释

字词注释:

  • 蹒跚:形容走路缓慢而不稳的样子。
  • 卧路陲:在路边躺下。
  • 客来相慰:路过的人来安慰我。
  • 漫兴悲:随意的感伤或悲哀。
  • 乘舆:乘坐车子。
  • 高车驷马:形容豪华的马车。

典故解析: “高车驷马”通常指代古代贵族的豪华交通工具,暗示着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或理想的归宿。在古诗词中,常常用以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澄之(1645-1711),字汝舟,号白江,清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为素材,作品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下,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交织,诗人通过行路的艰辛,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现实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行路难”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遭遇的困难和孤独。开篇描绘了一幅令人心疼的画面:诗人双脚蹒跚,显得虚弱无力,似乎在暗示他在生活的旅途上遭遇了挫折与疲惫。接着,尽管有客人的慰问,但这种安慰似乎无法真正抚平他的内心伤痛,反而加深了他的感伤。最后一句则发出一种自问自答的感叹,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渴望。

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层次,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通过描写身体状况和与他人的互动,诗人将个人的境遇与普遍的人生哲学相结合,引发读者对人生旅途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双脚蹒跚卧路陲:诗人因疲惫或病痛而在路边卧下,状态令人同情,隐喻人生的艰辛。
  2. 客来相慰漫兴悲:他人来慰问,虽然有同情,但这种慰问无法改变他的悲伤心情,反而显得更加孤独。
  3. 乘舆何处吾归去:表现了对归宿的迷茫,诗人在思考自己未来的去向。
  4. 可是高车驷马时?: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流露出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行路的艰辛比作人生的困境,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 拟人:客人的慰问被赋予了情感,使得孤独感更加凸显。
  • 对仗:全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对称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既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映,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揭示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时,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脚:象征着行走和奋斗,代表人生的旅途。
  • 路陲:意指人生的边缘,暗示困境与无助。
  • 高车驷马:象征着理想与富贵,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卧路陲”意指: A. 在路上行走
    B. 在路边躺着
    C. 路边的风景
    D. 路途遥远

  2. 诗人所怀念的“高车驷马”象征: A. 贫困
    B. 理想生活
    C. 旅途的艰辛
    D. 朋友的关怀

  3. 诗中表现的情感主要是: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D. 平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行路难》与王之涣的《登高》都表达了对人生困境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无奈,而后者则更强调壮丽自然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歌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歌》

相关查询

寒食夜池上对月怀友 峡中行 苦寒 闻子规 宿大彻禅师故院 忆江南旧居 宿嘉陵驿(一作嘉陵馆楼) 哀蜀人为南蛮俘虏五章。入蛮界不许有悲泣之声 美人春风怨 闻杜鹃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巳 赤县 砥名砺节 祛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麥字旁的字 幕燕鼎鱼 几字旁的字 江海之士 邑字旁的字 俗不可耐 包含捐的词语有哪些 骧腾 采字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取譬 交口赞誉 响彻云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