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2:3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2:34:23
九日抚州道中
人负黄花花负人,
七番重九异乡身。
果然勋望留青史,
肯爱江湖采白蘋。
讲道每惭伊洛远,
忧时无补帝王真。
太仓未解辞升斗,
谁信监司也为贫。
人在重阳节时,黄花(菊花)是人们的思念,而人却又负了花。七次在重阳节的日子里,我身在异乡。果然,功勋和名望能够留名青史,但愿意在江湖中采摘白蘋的人又有多少呢?每次讲道,我总是惭愧于自己与伊洛(指古代名将或高洁的人物)相距甚远,忧国忧时却无能为力。太仓的人仍然不知道要告别升斗(微薄的生活),谁会相信监司(地方官员)也会生活贫困呢?
苏葵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善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关怀。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在外地旅行,思乡之情甚浓。重阳节是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思念,诗人在此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九日抚州道中》是一首充满抒情的古诗,诗人通过对重阳节的思考,表达了个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反思。诗的开头“人负黄花花负人”便以菊花作为情感的载体,既表现了节日的氛围,也道出了人们在节日中常常面临的情感困境。重阳节的庆祝应当是团圆、欢乐的,但诗人却在异乡,感到格外孤独与失落。
“果然勋望留青史,肯爱江湖采白蘋”中,“勋望”与“江湖”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在追求名望、功勋的同时,也意识到真正值得珍惜的生活态度。白蘋的采摘不仅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一种简朴生活的追求。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忧国忧民,尽管诗人感到无力,依然表达了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最后两句“太仓未解辞升斗,谁信监司也为贫”更是用讽刺的语气揭示了官场的腐败与社会的不公,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思考与个人境遇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社会的忧虑与对人生价值的反思。诗人在传统节日中,感受到的愁苦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体验与思考。
诗人提到的“黄花”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思念
C. 财富
D. 平静
诗中的“太仓”指的是?
A. 一个地方
B. 一种情感
C. 一位诗人
D. 一种植物
诗人对监司生活的态度是?
A. 钦佩
B. 讽刺
C. 认同
D. 忽视
答案:1-B,2-A,3-B
与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比,两首诗都涉及重阳节,但苏葵的诗更偏向于对社会的反思,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兄弟情谊的表达。苏葵通过个人的孤独感展现了对社会的批判,而王维则通过对亲情的怀念传递了温暖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