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九日客淮上有怀朱箴》

时间: 2025-05-07 06:19:04

诗句

返棹东吴未有期,风尘湖海尚驱驰。

黄花已负三秋兴,明月空悬千里思。

露冷袁郎江口树,云深漂母驿边祠。

夜阑一曲西楼笛,何处征人怨别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9:04

原文展示:

返棹东吴未有期,风尘湖海尚驱驰。
黄花已负三秋兴,明月空悬千里思。
露冷袁郎江口树,云深漂母驿边祠。
夜阑一曲西楼笛,何处征人怨别离。

白话文翻译:

我划着船返回东吴,却不知道何时才能到达。湖海之间风尘仆仆,依然在奔波。黄花已经承载了三秋的兴致,但明月在高空悬挂,带来千里之外的思念。露水寒冷,袁郎在江口的树下,云雾深沉,漂母的祠堂在驿边。夜深了,西楼传来一曲笛声,何处的征人在怨恨离别呢?

注释:

  • 返棹:划船返回。
  • 东吴:指古代的东吴地区,今江苏一带。
  • 风尘:指旅途的艰辛与劳累。
  • 黄花:指菊花,象征着秋天和思乡之情。
  • 袁郎:可能指袁绍,或是某个特定的人名。
  • 漂母:传说中的漂母,她以漂流为生,寓意着漂泊与无依无靠。
  • 夜阑:夜晚已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时行,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怀与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李时行出游或游历东吴的过程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九日客淮上有怀朱箴》是一首描写游子思乡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事,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友人的思念。开头两句,诗人划船归途中,未见归期,展现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接下来,黄花与明月的描写,既是自然景色的描摹,也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黄花象征着秋天的成熟与凋零,明月则是思乡的寄托。接着,露冷的袁郎与漂母的祠,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惆怅的氛围,表现了游子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对故土的怀念。最后,夜阑的笛声引发了征人的怨别,暗示着离愁别绪,令人动容。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优雅的意象,构成了深刻的思乡主题,展现了李时行的诗歌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返棹东吴未有期:表达了归乡的期待和无奈。
  2. 风尘湖海尚驱驰:描绘了旅途的劳累与奔波。
  3. 黄花已负三秋兴:黄花象征着秋天,表达了时间的流逝。
  4. 明月空悬千里思:明月代表思念之情,遥远的亲人或朋友。
  5. 露冷袁郎江口树:描绘了寒冷的露水和孤独的袁郎。
  6. 云深漂母驿边祠:象征着漂泊与无依无靠。
  7. 夜阑一曲西楼笛:夜晚深沉,笛声引发思念。
  8. 何处征人怨别离:表达了对离别的怨恨与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花、明月比喻思乡之情。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增添诗意。
  • 对仗:如“云深漂母”和“露冷袁郎”,形成和谐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游子思乡、离别之苦展开,表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渴望,展现了人对家园的依恋和对朋友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秋天和离愁。
  • 明月:寄托游子的思念。
  • 露冷:体现旅途的寒冷与孤独。
  • 笛声:引发对离别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吴”指的是哪个地区? A. 今江苏
    B. 今四川
    C. 今湖南
    D. 今广东

  2. “黄花”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春天
    B. 离愁
    C. 冬天
    D. 快乐

  3. 诗中“云深漂母”指的是? A. 一位漂泊的母亲
    B. 漂流的母亲
    C. 一个神话人物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李时行与杜甫的思乡主题都是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但李时行的风格更为细腻,情感更为内敛,而杜甫则常常直面社会现实,情感更加激昂。两者的作品都展现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李时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时行诗歌选》

相关查询

九日滇府南楼 送李山人赴赵府兼寄谢茂秦 江行有怀 石城金谷 善卷坛 泊洞庭 悼方干处士 哭悼朝贤 寄华山司空图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物件 石虎殿 篡位夺权 龙钟潦倒 千差万错 汹汹拳拳 丿字旁的字 示惩 剔灯 风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菫斟 鼓足干劲 里字旁的字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