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0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04:53
精蓝在城市,幽趣入林泉。
草白知秋晚,苔青是雨前。
云生窗外树,霞污水中天。
纵目有如此,还应放钓船。
在城市中,天空显得格外清澈,幽静的趣味融入了山林与泉水。
白色的草叶透出秋天晚来的气息,青色的苔藓则预示着雨前的湿润。
窗外的树木被云彩映衬,水中的天际因霞光而染上了颜色。
既然眼前有如此美景,不妨放下钓竿,去钓鱼吧。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宁静心境的追求。诗中提到的“放钓船”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向往的闲适生活。
秉正,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自然诗作而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融入自然景观,表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九日过慧照庵》创作于清代一个九月九日的秋日,诗人可能是在游玩时偶然经过慧照庵,受到当时秋日景色的启发,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对秋日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开篇以“精蓝在城市,幽趣入林泉”引入,描绘了城市与自然的对比,展现了城市的清新与自然的幽雅。接着“草白知秋晚,苔青是雨前”则细致地描绘了秋天的特征,草色的变化和苔藓的湿润预示着季节的更替,给人以时光流逝的感慨。
“云生窗外树,霞污水中天”则通过形象的描绘,展现了窗外自然景色的变化,云彩和霞光交织,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宁静。最后一句“纵目有如此,还应放钓船”更是传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渴望在美好的自然中钓鱼,享受一份宁静与安逸。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鲜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体现了传统诗歌中“诗言志”的理念。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秋天的来临,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中“草白知秋晚”主要表现了什么?
“幽趣入林泉”中的“幽趣”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