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生查子》

时间: 2025-05-01 11:40:02

诗句

谁家白面郎,画舫朱帘挂。

十二列金钗,一局文楸罢。

歌舞不知休,醉倒荷花下。

归棹踏烟波,灯火芜城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0:02

原文展示

生查子
作者:吴潜

谁家白面郎,画舫朱帘挂。
十二列金钗,一局文楸罢。
歌舞不知休,醉倒荷花下。
归棹踏烟波,灯火芜城夜。

白话文翻译

谁家年轻的公子,乘坐着装饰着红色帘子的画舫。
她的头上插着十二根金钗,刚刚结束了一局文人游戏。
歌舞声不断,陶醉之中倒在了荷花之下。
归舟轻轻划过烟波,夜色中灯火辉煌的芜城。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面郎:指年轻貌美的男子,通常指富家公子。
  • 画舫:装饰华丽的船只,常用于游玩和宴饮。
  • 朱帘:红色的帘子,象征着富贵和美丽。
  • 金钗:用金子制作的发饰,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 文楸:一种游戏,通常是文人雅士聚会时的娱乐活动。
  • 醉倒:形容饮酒过量,失去意识。
  • 荷花:生长在水中的花朵,象征着清雅和高洁。
  • 归棹:指划船返回。
  • 烟波:水面上的烟雾和波纹,形容景色朦胧。
  • 灯火芜城:灯光闪烁的城市,形容夜晚的繁华。

典故解析

  • “画舫”与“荷花”:两者都与江南水乡的美景相关,体现出诗人对江南风光的热爱。
  • “金钗”与“文楸”:金钗代表着富贵,而文楸则暗示了文人之间的娱乐和交际,描绘了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场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仲华,号秋水,宋代诗人,擅长词曲和诗歌。他的作品多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吴潜的诗风清新而雅致,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社会风情。

创作背景

《生查子》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雅士盛行。诗中描绘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俗习惯,体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生查子》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夜生活的诗作,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场景。诗的开头以“谁家白面郎”引入,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一位年轻的公子,瞬间勾勒出一个富贵而潇洒的形象。接着,诗人描绘了“画舫朱帘挂”的优雅情景,红色的帘子与华丽的画舫,象征着繁华与奢华的生活。

“十二列金钗”则进一步增强了公子身份的高贵,展现了当时盛行的文人游戏。接下来的描写“歌舞不知休,醉倒荷花下”,展示了一个欢快的宴会场景,令人感受到那种无忧无虑的快乐和陶醉。荷花作为意象,既表现了自然之美,也象征着纯洁与高雅。

最后两句“归棹踏烟波,灯火芜城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画面,归舟轻轻划过烟波,灯火在夜色中闪烁,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迷人的氛围。整体来看,吴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捕捉了江南水乡夜晚的浪漫与优雅,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家白面郎:引入人物,勾勒出年轻公子的形象。
  2. 画舫朱帘挂:展现了公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
  3. 十二列金钗:形象地描绘出公子的华丽装扮,暗示财富与地位。
  4. 一局文楸罢:说明公子刚结束文人游戏,表现出社交的场景。
  5. 歌舞不知休:描绘出欢乐的氛围,体现出宴会的热闹。
  6. 醉倒荷花下:表现出宴会的陶醉和放纵,荷花象征纯洁。
  7. 归棹踏烟波:描绘归家的情景,烟波暗示宁静的夜晚。
  8. 灯火芜城夜:夜晚的繁华与热闹,形成强烈的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灯火芜城”,用灯火比喻城市的繁华。
  • 对仗:如“歌舞不知休,醉倒荷花下”,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韵律感。
  • 意象:荷花、烟波等意象,富有文化内涵,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繁华夜生活,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了一种悠闲自在、恬淡安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面郎:象征年轻和美丽,代表富贵阶层。
  • 画舫:代表奢华生活和社交场合。
  • 金钗:象征地位和身份。
  • 荷花:象征纯洁、典雅和自然之美。
  • 灯火:代表夜晚的繁华与热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白面郎”指的是?

    • A. 老年人
    • B. 年轻公子
    • C. 商人
    • D. 渔夫
  2. 诗中“画舫朱帘挂”描述的是?

    • A. 一艘普通船
    • B. 装饰华丽的船
    • C. 一艘渔船
    • D. 一艘战船
  3. 诗的最后一句“灯火芜城夜”表达了什么?

    • A. 宁静的乡村
    • B. 繁华的城市夜景
    • C. 暴风雨的天气
    • D. 清晨的阳光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吴潜的《生查子》同样展现了江南的优美风光,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吴潜则更注重于场景的描绘和社交氛围的展现,二者各有特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
  3. 《吴潜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花馆联句(吴兴赵雍仲穆篆颜,馆之主人顾 傅道人歌 览古四十二首 其四十二 赵大年鹅图 两鹁鸪 送费梦臣北上并简十八丈 二月十二日玉山人买百花船泊山塘桥下呼琼花 白门柳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其九 览古四十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谜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抑的词语有哪些 枯硬 音容宛在 台杂 立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轻若鸿毛 气吞虹霓 鬼字旁的字 一弹指间 僻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七口八嘴 获结尾的成语 引咎责躬 逼急 选牒 衣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