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阅藤阴杂记寒寓为梅村祭酒故宅漫成一律》

时间: 2025-07-28 11:25:21

诗句

班马才华重石渠,城南尺五有遗墟。

浮生阅世原如寄,今岁移家此卜居。

《枯树》尚传庾信赋,《玄经》曾草子云庐。

文章那敢轻前辈,太息空留却聘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25:21

原文展示:

班马才华重石渠,城南尺五有遗墟。
浮生阅世原如寄,今岁移家此卜居。
枯树尚传庾信赋,玄经曾草子云庐。
文章那敢轻前辈,太息空留却聘书。

白话文翻译:

班马(班固和马迁)才华横溢,堪比石渠之水;在城南有一处遗址,尺五的地方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浮生如梦,经历世事就像是寄居一隅,今年我选择在此安家落户。
那枯树依旧传颂着庾信的诗赋,曾经的经典也在这儿留下过痕迹。
我怎敢轻视前辈的文章,心中不禁感慨,空留职聘的书信。

注释:

  • 班马:班固和司马迁,均为汉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
  • 石渠: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之地,象征才华与成就。
  • 浮生阅世:人生短暂,经历世事如同寄居。
  • 庾信:东魏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赋闻名。
  • 玄经:指佛教经典,暗示诗的文化深度。
  • 聘书:指对有才之人的邀请或任命信,表达对前辈的敬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是升,清代诗人,生活在文化兴盛的时期,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个人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关注人生哲理和历史感,常常表现出对前贤的敬仰和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韩是升移居梅村之际,借古人之才华与自身的历史遗址,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诗中流露出对前辈才华的敬重,以及对自身文学追求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透过历史的视角,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开头两句通过班固和司马迁的才华引出历史的深厚,接着描绘了自己在城南的新居,营造出一种回归历史的氛围。诗人以“浮生阅世”自喻,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显示出一种哲学的思考。

中间两句提到了庾信和佛教经典,连接了古今,传达出对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在最后两句,诗人以“文章那敢轻前辈”表达了对前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自我怀疑与不安,形成一种深刻的情感冲突。这种情感在清代文学中颇为常见,体现了对自我与传统之间的挣扎。

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韵律和谐,情感真挚。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班马才华重石渠

    • 班固和司马迁的才华如同石渠之水,流淌不息,象征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2. 城南尺五有遗墟

    • 在城南有一处遗址,尺五的地方暗示着历史的久远和珍贵。
  3. 浮生阅世原如寄

    • 生活短暂,经历世事宛如寄居,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4. 今岁移家此卜居

    • 今年选择在此安家,表明诗人对新生活的期待。
  5. 枯树尚传庾信赋

    • 枯树依旧传颂庾信的诗,象征着文学的长青与不朽。
  6. 玄经曾草子云庐

    • 提及经典的影响,表明文学的深远与传统。
  7. 文章那敢轻前辈

    • 对于前人的作品,诗人心存敬畏,不敢轻视。
  8. 太息空留却聘书

    • 对于未能取得成就的惋惜,表达了对前辈的仰慕与对自我的反思。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班马才华重石渠,城南尺五有遗墟”形成对仗工整的句式。
  • 比喻:将人生比作寄居,富有哲理。
  • 象征:枯树象征着文化的传承与不朽。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对前辈的敬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文学的热爱,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 班马:象征着汉代的文学成就。
  • 遗墟:代表历史的痕迹,时间的流逝。
  • 浮生:象征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 枯树:传承的象征,历史的延续。
  • 聘书:表现对前辈的尊重与对自我的反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班马”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和杜甫
    • B. 杜甫和白居易
    • C. 班固和司马迁
    • D. 韩愈和王维
  2. “浮生阅世原如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看法?

    • A. 人生短暂而无常
    • B. 生活美好而长久
    • C. 人生应当充实
    • D. 对未来充满希望
  3. 诗中提到的“枯树”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结束
    • B. 文化的传承
    • C. 自然的死亡
    • D. 个人的奋斗

答案:

  1. C. 班固和司马迁
  2. A. 人生短暂而无常
  3. B. 文化的传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同样展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 《登高》(王之涣):对人生的感慨与历史的回顾。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同样通过个人情感反映对历史和文化的追思,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
  • 《黄鹤楼》(崔颢):通过景物抒发对历史的感慨,风格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闺 哭郎著作 贬降至汝州广城驿 同韦舍人早朝 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 相和歌辞。铜雀台 夜游曲 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 奉和幸上官昭容院献诗四首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自掘坟墓 鹭序鸳行 不成气候 包含实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包含示的成语 鹵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短吃少穿 包含纰的词语有哪些 孽鸟 飞字旁的字 骨肉之情 小玩意 歹字旁的字 嫠惸 云洞 误打误撞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