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赵北口》

时间: 2025-05-04 03:31:23

诗句

堤边杨柳拂征骖,堤外湖光皎镜涵。

无数打鱼人放桨,绿蓑烟雨似江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23

过赵北口

作者: 韩是升 〔清代〕

原文展示

堤边杨柳拂征骖,
堤外湖光皎镜涵。
无数打鱼人放桨,
绿蓑烟雨似江南。

白话文翻译

在堤岸边,杨柳轻轻拂动着马车,
堤外湖面如明镜般反射着光辉。
无数打鱼的人们划着小船,
身穿绿蓑衣,烟雨朦胧,仿佛置身江南。

注释

  • 堤边: 指河堤的边缘。
  • 杨柳: 杨树和柳树,象征着春天和柔美的景象。
  • 征骖: 征途中的马车,骖指马车。
  • 湖光: 湖面的光辉。
  • 皎镜涵: 像明镜一样的光澈。
  • 打鱼人: 捕鱼的渔民。
  • 绿蓑: 绿颜色的蓑衣,渔民在雨中使用的防水衣物。
  • 烟雨: 雾霭和细雨,常用于描绘江南的天气。

典故解析

  • “江南”:通常指长江以南的地区,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在中国文学中,江南常常被用来象征柔美、温婉的意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是升,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表达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融。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出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

诗歌鉴赏

《过赵北口》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堤边杨柳”和“湖光皎镜”的描绘,展示了赵北口地区的自然美景。开篇的“堤边杨柳拂征骖”不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还蕴含了诗人的旅途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打鱼人和江南的烟雨,进一步增强了诗的层次感和情感的深度。整首诗在语言上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堤边杨柳拂征骖”:描绘了春日的景象,杨柳轻拂,给人以柔和的感觉,突出旅途的悠然。
    2. “堤外湖光皎镜涵”:湖水如镜,反射着光辉,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祥和。
    3. “无数打鱼人放桨”:描绘出捕鱼的场景,渔民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可感。
    4. “绿蓑烟雨似江南”:将湖光与江南的细雨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朦胧、恬静的氛围。
  • 修辞手法:

    1. 比喻:用“皎镜涵”比喻湖光,形象生动。
    2. 拟人:杨柳“拂”动,赋予植物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生动感。
    3.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和渔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杨柳: 象征春天与柔美,常用于抒发思乡之情。
  • 湖光: 反射出自然之美,象征宁静与和谐。
  • 打鱼人: 代表勤劳的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
  • 绿蓑烟雨: 典型的江南意象,传达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杨柳”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松树
    • B. 杨树和柳树
    • C. 槐树
    • 答案: B
  2. “湖光皎镜涵”中的“皎镜”是用来比喻什么?

    • A. 湖水的清澈
    • B. 明亮的星星
    • C. 太阳的光辉
    • 答案: A
  3. 诗中描绘的打鱼人穿着什么?

    • A. 白色衬衣
    • B. 绿蓑衣
    • C. 黑色外套
    •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韩是升的《过赵北口》和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关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后者则更多表现离别的情感和对故土的思念。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特点,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精华选读》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饮酒 读书台 贵溪谒谢文节祠 下第出都赴汴梁呈同行胡鲁斋熊芋香 送龙门宗人殿凤山始祖墓还里 阙题 闺怨 陪祀泰陵 登白岳 华阳道中对雪怀诸同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疋字旁的字 执而不化 富可敌国 至字旁的字 养疮 秧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略 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慕德 游游 八字旁的字 诗礼传家 韭字旁的字 溶解度 釆字旁的字 清静寡欲 薰香自烧 稀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