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35
执契静三边,持衡临万姓。
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
无为宇宙清,有美璇玑正。
皎佩星连景,飘衣云结庆。
戢武耀七德,升文辉九功。
烟波澄旧碧,尘火息前红。
霜野韬莲剑,关城罢月弓。
钱缀榆天合,新城柳塞空。
花销葱岭雪,縠尽流沙雾。
秋驾转兢怀,春冰弥轸虑。
书绝龙庭羽,烽休凤穴戍。
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翦暴兴先废,除凶存昔亡。
圆盖归天壤,方舆入地荒。
孔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
循躬思励己,抚俗愧时康。
元首伫盐梅,股肱惟辅弼。
羽贤崆岭四,翼圣襄城七。
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
已知隆至道,共欢区宇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治理的思考和对和平安宁的向往。诗中提到要恪守约定,保持边疆的安静,公正地对待百姓。用玉石和金属比喻光明和节庆,强调无为而治的理念,表现出宇宙的清明和美好。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消除武力的张扬,增强文化的光辉。描绘了自然景色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待。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称太宗。他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军事才能著称,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李世民在位期间,注重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广泛吸纳人才,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世民治国理政过程中,为了表达他对安定国家、和谐社会的追求而作。诗中蕴含了他对文治与武治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他对百姓安宁和国家兴盛的关切。
《执契静三边》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深意的诗,体现了李世民对治国理政的深思熟虑。诗的开头通过“执契静三边”引入,强调了遵守约定和保持国家边疆安宁的重要性,暗示了和平与稳定的基石在于公正和诚信。接着,诗中以“玉彩辉关烛,金华流日镜”的美丽意象,描绘了一个光明、和谐的社会图景。
全诗层次分明,从对国家的期望到对个人修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视野与深邃的思想。尤其在诗的中后部分,李世民不仅关注国家的外部安全,更关注自我修身与内政的治理,体现出他作为一国之君的责任和担当。
此外,诗中的自然意象与人文关怀结合得相当巧妙,描绘了自然的美好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相辅相成。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丰富,既有对历史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超艺术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宁与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体现了李世民重视文治、推崇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的反思与未来的希望。
选择题:诗中“执契静三边”主要强调什么?
a) 武力的重要
b) 诚信与安宁
c) 文化的繁荣
答案:b) 诚信与安宁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金华流日镜”象征着__。
答案:繁荣与希望
判断题:李世民在这首诗中提倡以武治国。
答案:错误
以上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李世民的《执契静三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