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21:4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21:41:38
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
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
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
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匹骏马在长泾河边畅饮的情景。奔流的河水洒落在马的缰绳上,马身上的细纹随着水流而聚集,水草纷乱地缠绕在马蹄周围。水光在马鞍的一侧闪烁,马影在水中摇曳。看起来就像是在天池之中,波浪翻腾,龙的种类在水中生长。
作者介绍:李世民(598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年号贞观。李世民文治武功,开创了“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词作品丰富,风格多样,常以豪放、奔放见长。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和平盛世,诗人通过描写骏马在自然景观中的活动,表达了对马的赞美以及自然之美的热爱。此时正是唐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的时期,诗歌中透露出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
《咏饮马》以生动的形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骏马在长泾河边饮水的情景。首联“骏骨饮长泾,奔流洒络缨”直接点出骏马与长河的关系,给人一种马与水的紧密联系。诗句中的“奔流洒络缨”生动地描绘了水流冲击马缰的画面,展现了动态之美。
接下来的“细纹连喷聚,乱荇绕蹄萦”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马身上的细腻纹理与水草缠绕的情景,体现了自然的生机和灵动感。诗人用“水光鞍上侧,马影溜中横”描绘出马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了马的优美姿态和水的灵动。
最后两句“翻似天池里,腾波龙种生”则将诗歌推向高潮,利用比喻手法,将马的形象与神话中的龙相联系,展现出一种壮丽和生机。整首诗在细致的描写中,融入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力的赞美,表现了李世民作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骏马饮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象征了生命的活力与自由,体现了李世民豪放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骏骨饮长泾”中的“长泾”指的是哪条河?
“翻似天池里”这句的意思是?
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诗中马的特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李世民的《咏饮马》都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但李白更注重豪情壮志,而李世民则侧重于自然与动物的描写,体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