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终南麻先生寂禅师石室》

时间: 2025-05-04 00:21:06

诗句

因居石室贫,五十二回春。

拥褐冥心客,穷经暮齿人。

翠沉空水定,雨绝片云新。

危细秋峰径,相随到顶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21:06

原文展示:

因居石室贫,五十二回春。
拥褐冥心客,穷经暮齿人。
翠沉空水定,雨绝片云新。
危细秋峰径,相随到顶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于石室的禅师的生活与感受。诗人因在贫困的石室中生活而感到孤独,五十二岁的春天已经到来。身披粗布衣物的他,心中沉静如水,仿佛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客人,面对着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眼前的景色如同翠绿的水面一般宁静,雨水过后,天空中的云朵显得格外清新。那条曲折的秋天山峰小径,常常陪伴着他走向山顶。

注释:

  • 石室:指藏身于山石间的简陋居所,象征着隐逸生活。
  • 拥褐:指穿着粗布衣物,显示出朴素与简陋。
  • 冥心:指心思沉静,内心深邃。
  • 穷经:指研究经典,穷尽所学。
  • 危细秋峰:描述山峰的险峻与纤细,暗示行走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隐逸生活的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反映出诗人在面对人生困境时的淡泊心态,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刘得仁对隐逸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的开头以“因居石室贫”点明了诗人居住环境的艰苦,随即以“五十二回春”传达出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中的“拥褐冥心客”描绘了诗人简朴的外表与内心的宁静,表现出一种对物质生活的超脱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接下来的意象如“翠沉空水定”,不仅描绘出自然的静谧,还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安宁。而“雨绝片云新”则通过对比展现了雨后清新的气象,象征着重生与希望。最后一句“危细秋峰径”,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追求与探索的精神,尽管道路艰辛,但诗人依然愿意踏上这条路,去追寻心中的理想与境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内心独白,传达出了一种追求清静、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精神世界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因居石室贫":因居住在简陋的石室,生活贫困。
  2. "五十二回春":五十二岁,正值春天,暗示着生命的轮回。
  3. "拥褐冥心客":身穿粗布衣物,心境沉静如客。
  4. "穷经暮齿人":研究经典,面对衰老的人生。
  5. "翠沉空水定":翠绿的水面静谧,暗喻内心的平静。
  6. "雨绝片云新":雨过天晴,天空清新,象征新生。
  7. "危细秋峰径":崎岖的秋山小径,暗示人生的艰难。
  8. "相随到顶频":在这条小径上,他不断追寻理想的顶峰。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雨绝”和“片云新”展现出雨后清新的对比。
  • 意象:使用“翠沉”、“秋峰”等自然意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与内心宁静的追求,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室:象征隐逸与清贫。
  • 秋峰:暗示人生的艰辛与追求的道路。
  • 雨后云:象征希望与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石室”象征什么?

    • A. 富裕生活
    • B. 隐逸生活
    • C. 繁华都市
    • D. 乡村田园
  2. 诗中“拥褐冥心客”中的“冥心”指的是什么?

    • A. 忧愁
    • B. 沉静
    • C. 忘我
    • D. 疲惫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可将本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均表现出隐逸与自然的和谐。王维的诗中同样有着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与内心境界的追求,但风格上更为清丽,而刘得仁的诗则显得更为沉静而深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得仁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张真甫中书奉祠归蜀 題磨崖碑 翰林学士何公挽词 会同馆 北门覆舟山道中 古风送南卿 鳗井 风月堂 次韵乐先生吴中见寄八首 次韵袁起岩常熟道中三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士字旁的字 舐犊之念 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危迫利诱 走之旁的字 斗字旁的字 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池中物 辩识 飞蝇垂珠 朱唇榴齿 套近乎 麥字旁的字 连云 独力难撑 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跨党 糹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