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啄木谣》

时间: 2025-04-26 08:29:46

诗句

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

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29:46

原文展示:

丁丁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肯归。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

白话文翻译:

傍晚时分,啄木鸟急匆匆地归巢,但它在庭院的槐树上啄食虫子却还不肯离去。整天和你一起消灭害虫,别嫌我无事可做而不频繁飞翔。

注释:

字词注释

  • 丁丁:形容啄木鸟的叫声。
  • 向晚:指傍晚时分。
  • 急还稀:急着要回去,但数量稀少,象征着啄木鸟不愿意回巢。
  • :用嘴啄食。
  • 庭槐:庭院中的槐树。
  • 蠹害:指害虫。
  • 莫嫌:不要嫌弃。

典故解析

  • 啄木鸟:在中国文化中,啄木鸟被视为帮助农民消灭虫害的鸟类,象征着勤劳和助人为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标,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农业社会,农田害虫对庄稼造成威胁,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观察和对有益动物的赞美。

诗歌鉴赏:

《啄木谣》通过描绘啄木鸟在傍晚时分勤奋捕食虫害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生物间的和谐关系。诗中使用了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反映了作者对啄木鸟的喜爱和对生态环境的关注。诗的开头“丁丁向晚急还稀”,以啄木鸟的叫声引入,既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又引发了对其归巢的期待。而“啄遍庭槐未肯归”则展现了啄木鸟的无私与执着,它在为人类的农田付出努力,体现出一种勤劳和奉献的精神。最后两句“终日与君除蠹害,莫嫌无事不频飞”,则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表达了对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丁丁向晚急还稀:啄木鸟在傍晚时急着要回巢,但显得数量稀少。
  2. 啄遍庭槐未肯归:啄木鸟在庭院的槐树上啄食虫子,仍然不愿意离开。
  3. 终日与君除蠹害:整天和你一起消灭害虫。
  4. 莫嫌无事不频飞:不要嫌弃我没有事可做而不频繁飞翔。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啄木鸟赋予人类的情感和行为,表现其勤劳与奉献。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是赞美自然中的生物对人类的帮助,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体现出一种环保意识和对劳动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啄木鸟:象征勤劳和无私的精神。
  • 庭槐:代表家园与自然的结合。
  • 蠹害:是农业生产中的敌人,象征着人类面临的挑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啄木谣》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陈标
    C. 李白

  2. 诗中提到的“蠹害”指的是什么? A. 害虫
    B. 花草
    C. 动物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毁灭
    B.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C. 个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描绘的是战乱中的悲伤,而《啄木谣》则是表现自然的和谐美。两者都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的观察,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问大冶长老乞桃花茶栽东坡 残句青山南 神宗皇帝挽词三首 其一 余归自道场何山遇大风因憩耘老溪亭命官奴秉 雪斋(杭僧法言,作雪山于斋中。) 南乡子(赠行) 戴道士得四字代作 徐大正闲轩 李颀秀才善画山以两轴见寄仍有诗次韵答之 和子由除日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背本就末 雅谈 瘌痢 业字旁的字 包含侣的成语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白雪阳春 宫邻金虎 鱼字旁的字 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幽星 眼中有铁 得样儿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艸字旁的字 携手并肩 涿鹿 包含逗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