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苏幕遮(般涉调)》

时间: 2025-05-04 15:33:36

诗句

柳飞绵,花实少。

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

斜日两竿留碧□。

马足重重,又近青门道。

去尘浓,人散了。

回首旗亭,渐渐红裳小。

莫讶安仁头白早。

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5:33:36

苏幕遮(般涉调)

原文展示

柳飞绵,花实少。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斜日两竿留碧。马足重重,又近青门道。去尘浓,人散了。回首旗亭,渐渐红裳小。莫讶安仁头白早。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

白话文翻译

柳树的丝绦在空中飘飞,花儿却已经凋谢。镂刻的板音清脆响亮,轻轻唱出江南的旋律。斜阳映照下,两根杆子映衬着青碧的天空。马蹄声沉重,渐渐走近青门道。尘土飞扬,人群已经散去。回望那旗亭,渐渐看见红色的衣裳变得渺小。不要惊讶于安仁的白发早生。若天也有情,它终究也会衰老。

注释

  • 柳飞绵:柳树的枝条轻柔飘飞。
  • 镂板音清:镂刻的乐器声音清脆。
  • 青门道:青门是地名,代表一个特定的地点。
  • 去尘浓:尘土飞扬,暗示人散去时的情景。
  • 红裳小:红色衣裳的女子,随着距离越来越远,显得越来越小。
  • 安仁:指历史上一个人名,意指年老白发。

典故解析

“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这一句,表达了自然与人情的同寿,反映了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安仁是历史人物,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先,宋代词人,字公权,号云间,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江南风光和人情世态。他的词风柔美,情感细腻,受到后人推崇。

创作背景

《苏幕遮》创作于张先的晚年,正值他对往昔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老去的无奈。

诗歌鉴赏

《苏幕遮》以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张先对春夏时节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开篇通过“柳飞绵,花实少”展现出江南的柔美与时间的流逝,瞬间拉近了读者与自然的距离。接着,诗人以“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引入音乐,表达了生活的惬意与愉悦。随着“去尘浓,人散了”的转折,诗的情感开始沉重,描绘了人群散去后的孤寂。最后“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一句,深化了全诗的主题,将个人的感伤与宇宙的无情联系在一起,令人深思。整首词结合了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展示了张先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柳飞绵,花实少:描绘春天的景象,柳树轻柔飘飞,花儿却开始凋谢,暗示时间的流逝。
  2. 镂板音清,浅发江南调:引入音乐,表达江南的文化与韵味。
  3. 斜日两竿留碧:夕阳西下,映照出青空,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马足重重,又近青门道:马蹄声沉重,暗示归途的艰辛和人群的散去。
  5. 去尘浓,人散了:人群散去,尘土飞扬,体现孤独感。
  6. 回首旗亭,渐渐红裳小:回顾往昔,红色衣裳的女子变得渺小,象征着记忆的淡去。
  7. 莫讶安仁头白早:劝慰自己,不要对年老感到惊讶。
  8. 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形象的比喻将自然与人生结合,增强情感的表达。
  • 拟人:将“天”拟人化,赋予其感情,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悟。
  • 对仗:整首词运用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与对老去的无奈,展现了人对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柔美与生命的力量。
  • :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生命的短暂。
  • :象征归途与旅程的艰辛。
  • 红裳:象征往昔的回忆与失去的美好。
  • 青天:象征自由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柳飞绵,花实少”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春天的欢快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C. 对自然的赞美

  2. “天若有情,天也终须老”这句中的“天”指的是什么? A. 自然
    B. 人生
    C. 时间

  3. 诗中提到的“安仁”是指什么? A. 一位年轻的诗人
    B. 年老白发的人
    C. 一位美丽的女子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展现了对时光的思考和对往昔的怀念。
  • 晏殊《浣溪沙》:描绘自然之美与人生感慨,风格相近。

诗词对比

  • 张先与李清照的词作:两者都善以自然描写表达情感,但李清照的词更加强调个人情感,而张先则在自然与人生之间找到平衡。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张先词研究》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渡淮放歌 许深父母挽诗 湖州赠刘二弟兼呈伯瑞昆仲二首 其一 偈六首 皖雅吟社成立致贺 和李峤杂咏诗百二十首韵 其四十五 旌 会稽览古诗 其七 虞国墅 冬日从惠泉寺泛梁溪同真谧道慈二上人时赵明府肖鹤送酒得梁字 题赵仲穆小景 阅《湘绮楼诗集》三绝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清幽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泥结尾的成语 硬门槛子 匸字旁的字 使相 祅氛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頁字旁的字 三框儿的字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梨花冻 门字框的字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又字旁的字 争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