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5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57:31
送崔爽之湖南
作者: 孟郊 〔唐代〕
江与湖相通,二水洗高空。
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
何当逸翮纵,飞起泥沙中。
这首诗描绘了江水与湖水相连的美丽景象,水流清澈,仿佛洗净了高空。想必有一天你会扬帆远航,乘风破浪千里而去。雪花在空中飞舞,与谁同唱呢?世俗的情感往往难以沟通。何时才能展翅高飞,冲破泥沙的束缚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的典故引用,但“逸翮”一词源于古代文人对自由飞翔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自由与理想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直白的风格著称,常表达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批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孟郊送别朋友崔爽时,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渴望能超脱现实的束缚。
《送崔爽之湖南》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体现了孟郊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的寄托。诗的开头描绘了江与湖的相通,象征着友谊的深厚与无碍。接着,诗人以“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来表达对友人远行成功的祝愿,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则透露出一种孤独感,诗人在思考雪花飞舞的美丽景象时,感受到世俗情感的隔阂,暗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和内心的孤独。这种情感在诗歌中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作品的深度。
最后一句“何当逸翮纵,飞起泥沙中”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意在呼唤一种超越世俗束缚的理想境界。整首诗在优美的自然描绘中,融合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孟郊诗歌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江与湖相通,二水洗高空。
描绘了水的流动与相连,象征着友谊的无碍与自然的和谐。
定知一日帆,使得千里风。
祝愿朋友未来的旅途如同帆船在风中远航,展现出希望与美好的祝愿。
雪唱与谁和,俗情多不通。
反映了对于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惑,表达了孤独感和对世俗情感的批判。
何当逸翮纵,飞起泥沙中。
表达对自由的渴望,想要超越现实的束缚,渴望飞翔。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愿和对自由理想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隔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二水”指的是哪个?
A. 河流与湖泊
B. 江水与湖水
C. 海洋与江河
“何当逸翮纵”中的“逸翮”指的是什么?
A. 生活
B. 飞翔的翅膀
C. 朋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