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4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6:17
作者: 任翻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碧峰秋寺内,禅客已无情。
半顶发根白,一生心地清。
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
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
白话文翻译:
在碧绿的山峰上,秋天的寺庙里,禅修者已经忘却了世俗的情感。
他半白的头发根部,映衬出一生的内心清明。
竹屋在月光下显得宁静,石头小径通向门前平坦无阻。
山下尘世的喧嚣之路,他发誓终年都不走。
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禅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反映了唐代禅宗文化的兴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任翻,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作品多为描写山水和禅宗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禅宗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禅师生活的描绘,展现了对清静、淡泊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济禅师》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禅宗修行者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环境的和谐。诗中“碧峰秋寺”营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氛围,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秋天的山水画中。禅客已无情,代表了对世俗情感的超脱,表达了修行者对内心的追求与坚持。“半顶发根白”则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修行的坚持,体现了禅师的智慧与清明。
“竹房侵月静,石径到门平”描绘了禅室的静谧与简朴,表现了禅宗追求的自然与恬淡。最后,“山下尘嚣路,终年誓不行”则是对外界纷扰的拒绝,传达出一种坚定的信念与追求内心平静的决心。
整首诗虽短,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热爱,更有对内心世界的思考,显现出唐代诗人在哲理和情感上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禅宗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超脱世俗的追求,体现了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主题。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碧峰”指的是?
诗人对尘嚣的态度是?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鸟鸣涧》对比,均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宁静,但王维更侧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任翻则更强调内心的超脱与追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