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重阳》

时间: 2025-05-06 02:59:10

诗句

节物惊心两鬓华,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门柳萧萧噪暮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59:10

原文展示:

重阳
作者: 高适 〔唐代〕

节物惊心两鬓华,
东篱空绕未开花。
百年将半仕三已,
五亩就荒天一涯。
岂有白衣来剥啄,
一从乌帽自欹斜。
真成独坐空搔首,
门柳萧萧噪暮鸦。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节令让我心惊,白发已添两鬓霜。
东篱的花草仍然空荡荡,未曾绽放出一朵花。
人生已过了一半,我的仕途也已三分之一。
五亩的田地如今荒芜,四周只有无尽的天涯。
难道就有穿白衣的人来啄食我的心灵?
我只是在这乌帽下,独自斜倚,感到无奈。
真是孤独地坐着,空自搔首,
门前的柳树摇曳,伴着晚归的乌鸦叫闹。

注释:

  • 节物:指的是节令、时节。
  • 惊心:令人惊愕、心中震动。
  • 东篱:指东边的篱笆,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百年将半:指人生已过了一半,暗示年岁已高。
  • 五亩就荒:五亩的田地荒芜,表现出个人的困境。
  • 白衣:象征着无情、冷漠的人。
  • 乌帽:指诗人自己,反映出生活的落魄。
  • 搔首:形容思索或烦恼的姿态。
  • 柳萧萧:描绘了秋风中的柳树,伴随晚归的乌鸦,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适,字达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公元703年,卒于765年。他以边塞诗闻名,作品多反映出边疆的风土人情和战争的残酷,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高适的诗风雄浑,常以历史和人生为题材,展现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创作背景
《重阳》是高适在重阳节时创作的诗,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象征着长寿和团聚。此诗写作时高适已年长,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人生历程的深刻反思和孤独情怀。

诗歌鉴赏:

《重阳》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个人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思。首句“节物惊心两鬓华”,以节令引入,表现了岁月的无情,白发已添,心理的震荡随之而来。接着,诗人描绘了东篱的空荡与未开花,象征着生命的无奈与失落。

“百年将半仕三已”,诗人直言自己人生已过了一半,仕途也已半途而废,表现出对人生选择的无奈与反思。接下来的“五亩就荒天一涯”,更是触动人心,五亩田地的荒芜象征着失去生机的生活,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与无助的情感。

在后两联中,诗人用“岂有白衣来剥啄”来反问,表现出对外界的无奈与对自己生活困境的反思。最后“真成独坐空搔首”,将孤独感表现得淋漓尽致,门前的柳树与晚归的乌鸦共同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寂的氛围。整首诗在悲凉中透露出深刻的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节物惊心两鬓华:通过季节的变化,映射出诗人心中的惊愕,白发的增加象征着岁月的无情。
  2. 东篱空绕未开花:描绘出东篱的花草仍未开放,表示生命的空虚与失落。
  3. 百年将半仕三已:直接表述人生已过一半,仕途也已三分之一,表现出对人生轨迹的反思。
  4. 五亩就荒天一涯:五亩的田地荒芜,暗示着生活的困境与无奈,四周只有无尽的天涯。
  5. 岂有白衣来剥啄:反问,难道就有穿白衣的人来剥夺我的心灵?
  6. 一从乌帽自欹斜:形象地描绘出诗人自己的无助与落魄。
  7. 真成独坐空搔首:孤独地坐着,空自搔首,形象化地表达出内心的烦恼与思考。
  8. 门柳萧萧噪暮鸦:柳树摇曳,乌鸦叫闹,烘托出秋天的萧瑟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白衣”象征冷漠)、拟人(“柳萧萧”)、对仗(如“节物惊心”与“百年将半”)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的渲染。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个人的孤独与人生的感慨,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哲理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白发:象征衰老与岁月的流逝。
  2. 东篱:隐逸生活的象征,代表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 荒田:表达生活的失落与无奈。
  4. 乌帽:象征个人的困境与无助。
  5. 柳树与乌鸦:营造出孤独、萧瑟的氛围,增强情感的传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百年将半”的意思是什么?

    • A. 人生已过一半
    • B. 生活富足
    • C. 年轻无忧
    • D. 百年长寿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东篱”象征着_____生活的向往。

  3. 判断题:诗中“岂有白衣来剥啄”是表达诗人对外界的期待。 (对/错)

答案:

  1. A
  2. 隐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与高适的《重阳》相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的宁静,而高适则更强调对人生的感慨与孤独。两者都体现了对秋天的深刻思考,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高适诗文集》

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重阳》这首诗!

相关查询

玉楼春 八月四日藏春园避寇,园为蕙风故宅,今为吕镜秋所有 玉楼春 城西楼晚眺 玉楼春 拟花间词 玉楼春 其一 为黄大宗悼亡郭少君 玉楼春 其三 玉楼春 玉楼春 再集十阕 其一 玉楼春 定兴道中 玉楼春 片玉韵 玉楼春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南方 笔分 借身报仇 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龜字旁的字 覆盂之固 因人设事 资藉 小字头的字 身字旁的字 包含踅的词语有哪些 窥避 鼠字旁的字 孜孜以求 走字旁的字 力穷势孤 包含践的成语 皮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