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叙伦五言二十首 其四》

时间: 2025-07-28 17:50:26

诗句

文若忠于操,嘉宾谄事温。

晦翁叹难嗣,坡老惜无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7:50:26

原文展示:

文若忠于操,嘉宾谄事温。晦翁叹难嗣,坡老惜无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通过描绘文若(即文天祥)的忠诚和操守,赞美他作为嘉宾的温和谦逊。而晦翁(即杜甫)则感叹后嗣难以延续,坡老(即白居易)则可惜没有孙子。

注释:

  • 文若:指文天祥,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以忠义闻名。
  • 嘉宾:指受人欢迎的客人,形容文天祥的温文尔雅。
  • 晦翁:即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 坡老:指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平易近人而受到喜爱。
  • :后嗣,子孙的意思。
  • :怜惜、感到可惜。

典故解析:

  • 文天祥:在南宋抗元斗争中,表现出极大的忠诚和勇气,后世以其忠义精神为楷模。
  • 杜甫与白居易:两位唐代著名诗人,杜甫以忧国忧民著称,白居易以通俗易懂、感情真挚的作品受到广泛喜爱。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曾任官职,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诗歌创作于宋代,正值国家动荡,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吟咏,表达对忠义、后嗣的思考与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现出深刻的情感。诗中提到的文天祥、杜甫和白居易,三位诗人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与文化内涵。文天祥的忠诚让人感慨,嘉宾的谦和则让人心生敬意;而杜甫的叹息与白居易的惋惜,则反映了对后世子孙的忧虑。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赞美,更是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展望。诗人在描绘历史人物的同时,也寄托了对家族传承的思考,表现出一种人文情怀,令人深思。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的文化修养和对历史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文若忠于操:赞美文天祥的忠贞不渝,表明他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坚守。
    • 嘉宾谄事温:描绘文天祥的温和谦逊,反映出他在为人处世中的高尚品质。
    • 晦翁叹难嗣:指杜甫对后嗣难以延续的感慨,蕴含着对家族延续的忧虑。
    • 坡老惜无孙:则是白居易对没有孙子的怅惘,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与失落。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用对仗的方式,提升了语言的韵律感与美感。
    • 象征:文天祥象征忠诚,杜甫与白居易则象征对后世的期许与忧虑。
  • 主题思想: 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历史人物的描写,反映出对忠诚、后嗣传承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类情感的关注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 忠诚:象征着对国家与家族的责任感。
  • 后嗣:代表着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与对历史的关切。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文若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
      • B. 白居易
      • C. 文天祥
      • D. 李白
    2. 诗中“晦翁”指的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3.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自豪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均表达了对国家与家族的忧虑,但刘克庄更侧重于历史人物的忠贞,而杜甫则直接反映出个人在动荡时代的无奈与失落。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文网》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二十一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十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五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其四 竹枝歌十首 竹枝歌十首 竹枝歌十首 重游甘露寺 重庆府 重访马碧梧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不胜衣 一定不移 乌白马角 烦嫌 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古简 十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立功立德 百凡待举 竹字头的字 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靣字旁的字 劝进表 文告 提手旁的字 添盐着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