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辛亥各口占十绝》

时间: 2025-04-28 00:23:30

诗句

向来宠辱皆虚假,老去亲冤两扫平。

岂有陈三送迁客,亦无邢七卖先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23:30

原文展示:

向来宠辱皆虚假,
老去亲冤两扫平。
岂有陈三送迁客,
亦无邢七卖先生。

白话文翻译:

这世间的荣辱其实都是虚幻的,
随着年岁渐长,亲朋之间的冤屈也都能化解。
怎么会有陈三为迁客送行的情景,
更不会有邢七出卖老师的行为。

注释:

  • 宠辱:指受到的荣宠和耻辱。
  • 虚假:并不真实,形容世事变幻无常。
  • 老去:年纪渐长。
  • 亲冤:亲近的人之间的误解或冤屈。
  • 陈三、邢七:古代常用作代称,指代某些人名,可能是流行的故事角色或典故。

典故解析:

  • 陈三送迁客:可能源于古典文人送别的礼节,陈三为人所熟知,表示一种送别的情感。
  • 邢七卖先生:邢七作为一个贩卖老师的角色,反映出对师道尊严的否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季真,号半山,宋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府,以诗名扬于世。他的诗风豪放,常关注社会现实,表达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辛亥各口占十绝》是在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动荡中创作的,该诗反映了诗人在政治变迁与人际关系中的思考。

诗歌鉴赏:

此诗以“宠辱皆虚假”开篇,揭示了荣誉与耻辱在人生中的无常,作者通过对比个人经历与社会现象,强调了时间的流逝能够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恩怨。诗中提到的“陈三”和“邢七”并非特指,而是象征着普遍的人情冷暖,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复杂与脆弱。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显得沉稳而富有哲理,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刘克庄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引导读者思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反映了他对社会及人生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向来宠辱皆虚假:表示对荣誉与耻辱的看法,认为它们并不真实,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淡。
  • 老去亲冤两扫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冤屈能够得到化解,表达了宽容与时间的力量。
  • 岂有陈三送迁客:设问句,强调这种送别的情景在当今已不复存在,表现出对世事变化的感慨。
  • 亦无邢七卖先生:同样以设问句结束,表明对传统师生关系的珍视,反对对师道的亵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荣辱比作虚假,突显其不可靠。
  • 设问:通过提问,增强语气的表现力,激发读者思考。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对仗的美感,增强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荣辱观的反思,强调时间和宽容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警示人们珍惜与他人的关系,反对对师道的轻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宠辱:象征着世事的变幻无常。
  • 亲冤:表现出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微妙。
  • 陈三邢七:代表了传统文化中的人情世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宠辱皆虚假”中的“虚假”是什么意思?

    • A. 不真实
    • B. 真实
    • C. 难以理解
  2. “老去亲冤两扫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亲情的冷漠
    • B. 时间的宽容
    • C. 友情的坚定
  3. “岂有陈三送迁客”中的“陈三”象征什么?

    • A. 一位著名的诗人
    • B. 普遍的人情世故
    • C. 一位历史名人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赠花卿》
  • 白居易的《长恨歌》

诗词对比:

  • 杜甫《赠花卿》:同样探讨了人际关系与情感的短暂,但语气更为悲伤,聚焦于人生的苦难与无奈。
  • 白居易《长恨歌》:通过爱情的悲剧展现了对时间流逝和情感无常的深刻体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世界:解读古代诗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白山祈雨诗 其四 和王巩见寄三首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 怀渑池寄子瞻兄 仙游潭五首·仙游潭 襄阳古乐府二首 其一 野鹰来 次韵汪琛监簿见赠 次韵子瞻赋雪二首 次韵子瞻延生观后山上小堂 送葆光蹇师游庐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石达开 公冶非罪 玉字旁的字 毕力同心 世名 包含李的成语 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密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较辂 清歌妙舞 师其意不泥其迹 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方圆可施 耒字旁的字 鱼尾雁行 乛字旁的字 埵防 十字旁的字 白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