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0: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0:58
风于天地间,惟桂尤其雄。
将由岩窍多,或是地形穹。
不知起何处,但觉来无穷。
浮埃晦白昼,奇响激半空。
一怒动旬浃,小亦数日中。
城堞凛欲压,况此半亩宫。
尝闻古至人,御气犹轻鸿。
刘季晚可怜,击筑悲沛丰。
我老断恐怖,眙身等枯蓬。
飘掷付大块,奚必分西东。
在天地之间,风是最为雄壮的,尤其是桂花的香气。
风从岩石的缝隙中呼啸而来,或许是地形的原因。
我不知道风从哪里来,只感到它的来势汹汹,没有尽头。
尘土随风飘荡,遮蔽了白昼,奇怪的声音震动着半空。
一阵狂风能持续十天,微风也能在数日内频繁出现。
城墙的高处感觉快要被压垮,更何况这小小的宫殿。
我曾听说古代的智者,调动气息如同轻盈的鸿雁。
刘季晚年让人怜惜,他击筑时发出悲伤的音调。
而我年老后倍感恐惧,身如枯蓬随风飘荡。
我飘零于广阔天地,何必去分东西南北?
刘克庄(1187-1269),字季友,号季白,宋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诗风豪放,兼具细腻。其作品多表现对时局的感慨和个人的情感。
此诗写作于动荡的年代,诗人通过描绘风的力量,表达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风》一诗以“风”为主题,诗人通过风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与感慨。开篇便以“风于天地间,惟桂尤其雄”引出主题,桂花的香气在风的作用下愈加浓烈,象征着风的无处不在和强大。随之而来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风的多变与不可捉摸,“不知起何处,但觉来无穷”,显示了风的神秘感。
诗中通过“浮埃晦白昼”一句,展现了风对环境的影响,尘土飞扬,白昼被遮蔽,形成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对比,营造出一种压迫感。同时,诗人用“奇响激半空”来描绘风带来的声音,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内心情绪的写照。
后半部分,诗人回忆古代智者“御气犹轻鸿”,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尤其是“刘季晚可怜,击筑悲沛丰”,让人感受到对逝去青春与时光流逝的无奈。结尾“飘掷付大块,奚必分西东”则是对人生价值的追问,暗示人对命运的无力感。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深邃,既描绘了自然的伟力,也反映了人对生命的思索,具有强烈的哲理性。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反映了对生命的哲理性理解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桂”象征什么?
A. 繁荣
B. 高洁与芬芳
C. 暴风
D. 生命
刘基晚年被提及,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幸运
C. 喜悦
D. 忧伤
诗中“浮埃晦白昼”表达了什么?
A. 风的轻盈
B. 风的力量
C. 风的温柔
D. 风的清新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