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4: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4:04
恰则垂髫两髧,俄然揽镜千丝。
昧老聃守黑义,动墨子染白悲。
刚刚还在孩提时代,忽然间对着镜子看到满头白发。
我不明白老子的哲学却守着黑白的道理,心中却充满了墨子的悲伤。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美,号文靖,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写景抒情为主,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刘克庄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和衰老的感慨。诗中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与思考。
《老病六言十首呈竹溪》其二描绘了诗人对衰老的感慨,恰如其分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短暂。开篇以“恰则垂髫两髧”字句,生动地描绘出年轻时的童趣与天真,接着“俄然揽镜千丝”则突显了岁月流逝的快速,白发的出现让人感到惊愕与无奈。
通过对老子和墨子的提及,诗人不仅展现了自己对哲学的思考,更表达了对人生深层次的悲伤与思索。虽然老子所提倡的道理指向自然与和谐,但在诗人心中,这些道理似乎难以解答生活的苦涩。诗的末尾“动墨子染白悲”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墨子的思想与老子的哲学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的情感深沉而细腻,既有对青春的眷恋,也有对老年的无奈。诗人在短短十句中,成功地将人生的哲学与个人的情感结合,展现了宋代诗歌的深邃与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衰老的感慨与哲理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青春的怀念。
诗词测试:
“恰则垂髫”中“垂髫”指的是什么阶段的儿童?
诗中提到的老子和墨子分别代表了哪种哲学思想?
诗人在镜子前看到的是什么?
答案: 1. A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