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过香积寺》

时间: 2025-05-02 14:51:11

诗句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51:11

原文展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白话文翻译:

我不知道香积寺,走了数里才到云峰上。
古老的树木间没有小路,深山里钟声传自何处呢?
泉水声在悬崖石头上低吟,阳光照在青松上显得冷清。
薄暮时分,空荡荡的潭水曲折,禅静的心境抑制着心中的烦恼。

注释:

字词注释:

  • 香积寺:寺庙的名字,位于深山之中,象征着隐逸和清静。
  • 数里:几里,表示距离较远。
  • 古木: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岁月的悠久和自然的宁静。
  • 无人径:没有小路,暗示此地人迹罕至。
  • 何处钟:钟声来自何方,表现出对环境的好奇与思索。
  • 泉声:泉水流动的声音,象征着自然的声音和宁静。
  • :形容声音微弱、低沉,给人一种幽静的感受。
  • 薄暮:黄昏时分,象征着一天的结束和思绪的宁静。
  • 安禅:安静地修禅,指内心的平静与清净。
  • 毒龙:比喻内心的烦恼和欲望,制伏内心的杂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安禅”与佛教文化有关,表达了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内心的平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阮籍,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他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哲理思考,风格清新淡雅,常融入个人的感悟与情怀。

创作背景:
王维在仕途上多次遭遇波折,晚年选择隐居,追求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写于他隐居期间,表达了对香积寺的向往和对深山幽静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过香积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展现了王维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诗的开头“我不知道香积寺”,引入一种探索的心态,表现出对未知的好奇与渴望。接下来的“数里入云峰”描绘了到达香积寺的艰辛旅途,仿佛在暗示追求心灵宁静的道路并不平坦。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意境,古树与无人小径构成了一幅寂静的画面,钟声的来源让人思考,似乎在询问内心的宁静究竟来自何处。紧接着,泉声与日色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与内心的安详相得益彰。

最后两句“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在薄暮中,潭水的曲折象征着人生的复杂,而安禅则是对内心烦恼的克制与超越。整首诗在意境上达到了一个和谐的统一,表现了王维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思想的认同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 诗人对香积寺的陌生,表现出一种探索的情绪,暗示着寻求内心宁静的旅程。
  2.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 古木与无人小径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寂寞的环境,钟声的来源则引起对内心世界的思考。
  3.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泉水的声音在石头上轻吟,阳光照在青松上显得冷清,增强了天地的静谧和诗人的孤独感。
  4.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黄昏时分的潭水象征着内心的复杂,而“安禅”则是对内心烦恼的平静和克制。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泉水声比作低沉的吟唱,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 “泉声咽”给泉水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自然与人的内在联系。
  • 对仗: 首句与尾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香积寺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与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王维追求隐逸生活的理想和佛教的禅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积寺:象征着隐逸与精神寄托。
  • 古木:象征着岁月的悠久与自然的永恒。
  • 泉声: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代表着宁静与安详。
  • 薄暮: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暗示人生的平静与思考。
  • 毒龙:象征着内心的烦恼与欲望,表现出修行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过香积寺》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香积寺”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隐逸与精神寄托
    C. 战争
    D. 家庭

  3. “泉声咽危石”中的“咽”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A. 吼叫
    B. 嘶哑
    C. 低沉
    D. 哭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 - 王维
  • 《终南别业》 - 王维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王维的《过香积寺》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壮美,但王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禅意,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激情,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王维的作品注重意境的营造,而李白则注重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王维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相关查询

戴帅初九日无憀以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七首袖而示余因次其韵 其四 游蔡峰道中三首·回途望黄沙坑怀朝儿 谢绍兴石梅癯遗本堂二篆书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 次韵惟西堂巧山二首 次韵戴帅初见寄二首 闻莺 十月二十四日过弟观寓所出莱菔相款 寄赋黄东发湖山精舍 为茂林老乘独舟四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连天烽火 拯护 言能践行 龙字旁的字 什袭珍藏 致意 示字旁的字 路塍 西字头的字 福昌 脱口成章 包含酤的词语有哪些 不讳之变 清水冷灶 马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