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7:53
赠常熟贺公叔隐士
作者: 周邦彦 〔宋代〕
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
隐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
公步季贞后,不为世纲縻。
浮沉里闾间,身晦道同违。
弓旌搜俊良,圭衡略无遗。
难偕集雍鹭,宁作曳尾龟。
慈仁盖天性,惠泽施鳏嫠。
倒囷食流冗,死葬病有医。
人今泣遗爱,若见岘首碑。
肯构有材子,修德亦庶几。
高风自兹显,岂病知者希。
这首诗表达了对贺公叔的赞美,意在叙述他在隐逸生活中所展现出的高尚品质。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隐士的生活方式,表现了贺公叔不屈从于世俗的精神和崇高的德行。诗中提到,贺公叔如同怀珠的崖石和韫玉的山峦,尽管隐居却自有光辉。诗人认为,真正的品德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人们自然会感知到他的神奇与高洁。
作者介绍: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词人,擅长词曲,作品风格清丽,情感真挚。他的词作在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的词学发展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士人隐逸思想盛行,表达了对贺公叔这一隐士的钦佩与赞美。诗中通过对贺公叔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这首诗以隐士贺公叔为题,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理思考。周邦彦通过形象的比喻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隐士生活的独特魅力和深邃的内涵。在诗的开头,"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形象地展示了隐士如同珍珠与玉石般的珍贵与璀璨,尽管隐居,依然光彩照人。接下来的“隐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则强调了真正的德行不需要张扬,众人自然会感知。
诗中提到贺公叔的处世态度,"公步季贞后,不为世纲縻",表明他不愿被世俗牵绊,坚守自己的信念。“浮沉里闾间,身晦道同违”则反映了隐士在社会中的孤独与不被理解,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贺公叔的赞美,传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的冷漠与超脱。诗歌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隐士的高风亮节,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赞美隐士贺公叔的高尚品德与隐逸精神,强调了超脱世俗的理想与追求,反映了士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怀珠崖不枯”主要表达了什么?
A. 隐士的孤独
B. 隐士的珍贵与独特
C. 隐士的愁苦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高风自兹显”意味着什么?
A. 隐士的品德最终会被人认可
B. 隐士的生活方式不被理解
C. 隐士的内心感到孤独
答案:A
诗人赞美隐士贺公叔的哪一品质?
A. 富有
B. 高尚的德行
C. 聪明才智
答案:B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