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3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32:45
南乡子(拨燕巢)
作者:周邦彦 〔宋代〕
轻软舞时腰。
初学吹笙苦未调。
谁遣有情知事早,相撩。
暗举罗巾远见招。
痴騃一团娇。
自折长条拨燕巢。
不道有人潜看著,从教。
掉下鬟心与凤翘。
轻盈柔软地舞动着腰肢,
初学吹奏笙乐却难以调好音。
是谁让有情之人早早地知晓这些事,互相挑逗?
我暗暗举起罗巾,远远地向你招手。
痴迷而娇羞的一团,
自己折下长条拨动燕子巢。
没想到有人在一旁偷偷观看,任由他。
头发饰品掉落,心情与凤头饰一同飞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他的词风华丽、细腻,擅长描写女性情感与生活日常。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处于文人文化盛行的时期,周邦彦的作品多探讨情感与生活,体现了对女性柔美的赞美和细腻的情感描写。
《南乡子(拨燕巢)》是一首描绘爱情的词作,周邦彦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恋爱中的甜美与羞涩。词中描绘的女子在轻盈的舞动中,流露出初学时的青涩与无奈,暗示着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技巧的追求。开头两句“轻软舞时腰”和“初学吹笙苦未调”,通过舞姿与音乐的结合,营造出一种轻快又略显无助的氛围,展现了年轻女子在爱情面前的羞怯。
接下来的“谁遣有情知事早,相撩”则引出一种情感的互动,暗示两人间的微妙关系。而“暗举罗巾远见招”则表现了对爱慕之人的暗示与召唤,情感的张力在这里达到高潮。后半部分的“痴騃一团娇”则展示了她对爱情的沉迷与娇羞,随后的“自折长条拨燕巢”则是对爱情调皮的比喻,象征着她在爱情中主动出击的勇气。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与追求,深刻而动人,令人回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爱情的初体验,展现了年轻女子在爱情中的羞涩与期盼,传达出一种甜美而又脆弱的情感。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女性的柔美形象,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轻软舞时腰”中的“轻软”指什么?
A. 轻盈柔美
B. 沉重粗糙
C. 疲惫无力
“暗举罗巾远见招”中“罗巾”象征什么?
A. 书信
B. 情意的暗示
C. 食物
诗中提到的“燕巢”象征了什么?
A. 冷漠
B. 爱情的温馨
C. 战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