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丑奴儿(大石梅花)》

时间: 2025-05-07 08:54:32

诗句

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

洗尽铅黄。

素面初无一点妆。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

零落池塘。

分付余妍与寿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54:32

原文展示

丑奴儿(大石梅花)
作者:周邦彦

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洗尽铅黄。素面初无一点妆。
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零落池塘。分付余妍与寿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美丽的女子,她的肌肤如同仙子般绰约,宛如冰霜般清冷。她洗去铅黄的妆容,素颜如初,没有一点妆饰。寻花时无需点燃银烛,暗处就能闻到花香。那零落的池塘边,似乎将剩余的美丽托付给了寿阳(即寿阳花)。


注释

字词注释

  • 绰约:形容姿态优美,轻盈动人。
  • 冰霜:形容女子的肌肤白皙如冰霜。
  • 铅黄:指浓妆重抹的颜色。
  • 素面:指未施粉黛的自然面貌。
  • 银烛:古代用银制蜡烛,象征光明和美好。
  • 零落:指花瓣凋零,形容美丽的消逝。
  • 寿阳:一种花,象征青春和美丽。

典故解析
“冰霜”在古诗文中常用来比喻女子的美丽和清冷,具有超凡脱俗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邦彦(1056年-1121年),字美成,号清真,南宋著名的词人、文学家。其作品以词风清新、婉约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女性的美丽与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北宋末年,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周邦彦通过描绘自然与美人的和谐,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着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丑奴儿(大石梅花)》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绝世佳人的形象,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词的开篇便以“肌肤绰约真仙子”引入,强调了女子的美丽与清冷,仿佛她是从天上降临的仙子,与冰霜相伴。通过“洗尽铅黄”一语,词人不仅表达了自然美的纯粹,同时也暗示了对繁华喧嚣的厌倦,倡导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的“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则展现了女子的优雅与从容,仿佛在漫游花丛中,无需外界的照亮,便能感受到花香的美好。这里的“银烛”象征着奢华,而词人选择用“暗里闻香”来表现一种内敛的美,突显了自然与真实的魅力。

最后的“零落池塘”意象则引人深思,似乎在提醒人们,尽管美丽会凋零,但它的存在是值得珍惜的。通过“分付余妍与寿阳”,词人不仅将美丽寄托于自然的花卉之中,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祝愿与留恋。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之美的完美结合,表现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人事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女子的肌肤美丽,暗示她的超凡脱俗。
  • 第二联:强调女子的自然美,展现她的优雅气质。
  • 第三联:以花香作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第四联: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仙子”,强调其美貌。
  • 拟人:暗里闻香,赋予花香以生命。
  • 对仗:词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女子美丽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与真实之美的向往,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子: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美。
  • 冰霜:代表清冷与纯洁。
  • 花香:象征自然之美与生命的气息。
  • 池塘:暗含宁静与怀旧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词中“洗尽铅黄”意指: A. 施化妆
    B. 去掉浓妆
    C. 粉饰
    D. 增加美丽

  2. 词中提到的“银烛”象征: A. 富贵
    B. 贫穷
    C. 自然
    D. 幽暗

  3. “零落池塘”暗示: A. 精致
    B. 美丽的逝去
    C. 繁华
    D. 宁静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绘女性之美,展现内心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自然与人事的感慨。

诗词对比
周邦彦与李清照的作品都强调了自然与人的和谐,但周邦彦更侧重于细腻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情感的激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周邦彦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前日从赵漕饮因得遍观所藏书帖之富既戏成三 次韵刘枢密 路出祝融背仰见上封寺遂登绝顶 定叟弟频寄黄蘖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 自方广过高台 题南台寺 游惠山 三友堂 闻方广长老化去有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简墨尊俎 觅衣求食 钢打铁铸 藻抃 衣字旁的字 豆字旁的字 无用武之地 四点底的字 举仇举子 昭祀 苟且行止 赤口毒舌 皖南事变 立刀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