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4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49:06
奉使道中作
—— 欧阳修
客梦方在家,
角声已催晓。
匆匆行人起,
共怨角声早。
马蹄终日践冰霜,
未到思回空断肠。
少贪梦里还家乐,
早起前山路正长。
在梦中我还在家,
角声却催促着天快亮。
匆忙的行人纷纷起床,
大家都怨恨这角声来的太早。
马蹄在冰霜上行走了一整天,
却没有到达目的地,心中不禁感到忧伤。
少些贪恋梦中的快乐吧,
早起之后前往山路依然漫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角声”在古代常用于描述清晨的叫号,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出行的匆忙。
作者介绍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家。他在文学上倡导“诗词应当朴实自然”的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欧阳修出行途中,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孤独感与对家的思念。诗中通过描写环境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深刻而感人。
《奉使道中作》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诗,表现了在外旅行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诗的开头以“客梦方在家”引入,便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家乡的惆怅。诗人首先感受到的是梦中的温暖与安逸,但随着“角声已催晓”的响起,梦境被无情地打破,清晨的到来预示着出行的开始,令人不得不匆匆起身。这里的“匆匆”,不仅是时间的紧迫,更是心中对家乡的渴望与无奈。
接下来的“马蹄终日践冰霜”,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冰霜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反映,更象征着旅途的冷酷和内心的孤寂。诗人虽未到达目的地,但思乡之情已让他的心感到断肠,展现了浓厚的情感。最后一句“早起前山路正长”,将这种思念的情感再次升华,强调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同时也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离愁与思乡,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体现了欧阳修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敏锐观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围绕着思乡与孤独,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感慨与对故乡的强烈向往,反映了人们在外漂泊的共同心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角声”表示什么?
诗人对故乡的感情是怎样的?
诗的主题主要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