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7: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38
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
苏轼 〔宋代〕
先生依旧广文贫,
老守时遭醉尉嗔。
汝辈何曾堪一笑,
吾侪相对复三人。
黄鸡催晓凄凉曲,
白发惊秋见在身。
一别胶西旧朋友,
扁舟归钓五湖春。
这位老师依然在贫困中讲授博学的文理,
年老时常遭到醉酒的官员责骂。
你们这些年轻人何曾有过一笑,
而我和我的朋友们如今又是三人相对。
黄鸡催鸣着清晨的凄凉曲调,
白发在秋风中令我惊觉年华已逝。
与老朋友在胶西一别,
只好乘扁舟归去,钓鱼于五湖之春。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深受后世喜爱。苏轼在政治上屡遭贬谪,但其文学成就常常超越政治困境,展现出其豁达的胸怀与深刻的思考。
这首诗写于苏轼贬谪期间,正值他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密州是苏轼的贬谪地之一,与赵明叔、乔禹功等友人的交往为他提供了精神的寄托。
苏轼的《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充分体现了他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在逆境中保持乐观的态度。开篇提到老师的贫困和醉酒的官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艰辛与困扰。接着,诗人以“汝辈”对年轻人的询问,流露出对当下年轻人不解世事的无奈,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而后两联通过“黄鸡催晓”和“白发惊秋”两幅画面,诗人描绘了清晨的寂静与秋天的苍凉,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最后两句则以“扁舟”和“钓五湖春”结束,展现了诗人心中对自由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仿佛在告诉读者,尽管生活艰辛,仍要保持一颗向往自然与友谊的心。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苏轼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友谊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经历,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时间与生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中国古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苏轼在诗中提到“醉尉”,这指的是什么?
A. 贫穷的书生
B. 醉酒的官员
C. 老年的老师
D. 友好的朋友
诗中“汝辈何曾堪一笑”表达了诗人对年轻人的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望
C. 愤怒
D. 同情
“扁舟归钓五湖春”中“扁舟”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归隐与自由
C. 贫穷
D. 忧伤
苏轼的《过密州次韵赵明叔、乔禹功》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有着相似的孤独感与对友谊的渴望,但苏轼更显得沉重与思考,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洒脱与豪情。两者各具风格,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