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9:52
长安大道沙为堤,早风无尘雨无泥。
宫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导骑丞相来。
路傍高楼息歌吹,千车不行行者避。
街官闾吏相传呼,当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诏下移相印,新堤未成旧堤尽。
长安的大道上用沙子作为堤坝,早晨的风没有尘土,雨水也没有泥泞。
宫中漏水的时间已过三刻,穿着红衣的丞相骑马而来。
路边的高楼上停止了歌唱,成千上万的车辆无法通行,行人都避让。
街上的官吏相互传递着呼唤,眼前的十里路上只有空荡的街道。
白色的麻绳诏书下达,丞相的印章也被移走,新堤尚未完成,旧堤却已消失殆尽。
张籍,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多描写社会现实和风土人情而著称。他的诗风质朴、真切,常常流露出对民生的关注与对政治的思考。
此诗写于长安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发之时。诗中描绘了因水患导致的交通瘫痪与官场的忙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困境及政治环境的复杂。
《沙堤行·呈裴相公》是一首深具社会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张籍通过细腻的描写,生动展现了长安城的繁华与困境。开篇描绘长安大道沙堤的景象,既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暗含了社会动荡的背景。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朝廷,提到丞相的到来,显示了权力的象征与官僚的忙碌。路边的高楼息歌、千车不行,无不流露出城市的萧条与居民的无奈。
诗中通过“白麻诏下移相印”一句,揭示了政治权力的转移与无情,反映了官场的变化及民众生活的影响。新旧堤坝的对比,既是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感慨,也是对社会变迁的思考。整首诗虽以写景见长,但情感深厚,既有对故土的眷恋,也对现实的无奈与哀叹,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安的景象与社会现状,反映了诗人对国家治理与民生困苦的关心,表达了对时局的思考与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繁华背后的空虚与苦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中“白麻诏”的含义是什么?
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