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3:06
老去多悲事,非唯见二毛。
眼昏书字大,耳重觉声高。
望月偏增思,寻山易发劳。
都无作官意,赖得在闲曹。
年纪渐老,悲伤的事情增多,不仅仅是头发变白。
眼睛昏花,只能看大字;耳朵也重,听见声音感觉很高。
望着明月,愈发思绪万千;寻访山林,容易感到疲惫。
我没有做官的志向,只有依靠在闲暇的地方度日。
作者介绍:张籍,唐代诗人,字希言,号希言,原籍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后迁居长安。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张籍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咏怀》写于张籍晚年,反映了他对衰老、孤独与人生感慨的深刻思考。在当时政治动荡、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张籍感受到人生无常,心中多了悲伤。
《咏怀》在形式上采用了四联八句的结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全诗以个人的衰老与孤独为主题,表现了老年人对生命的思索与感慨。开篇直入主题,"老去多悲事"一句,直接道出诗人的心境,透出一种无奈的悲哀。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述自己眼耳的退化,隐喻了年华的逝去与生命的无常。
"望月偏增思"一句,展现了诗人在静夜之中对过往的回忆和思念,月亮作为一种意象,在中国诗歌中常常与孤独、思念相联系,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同时,"寻山易发劳"则反映了身心的疲惫,寻山本是放松身心的活动,但在年老的身体下却成了一种负担,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我调侃,强调自己没有做官的志向,宁愿在闲暇中度过余生,表达了一种超脱与淡然的态度。这种对仕途的淡泊,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理解与选择。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张籍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老年生活的感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衰老与孤独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官场的淡泊,体现了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超然的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老去多悲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无奈
B. 欢乐
C. 愤怒
“眼昏书字大”是指什么?
A. 眼睛的视力退化
B. 书法的艺术
C. 书籍的珍贵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失望
C. 忽视
答案:1.A 2.A 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