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忆远》

时间: 2025-07-26 19:52:26

诗句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52:26

原文展示:

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白话文翻译:

行人还没有归来的日子,万里旅途刚刚开始,天色已晚。唯独我最爱的是门前那两棵柳树,树枝和树叶都紧紧相依,不离不弃。

注释:

  • 行人:指远行的人,这里的行人可能是作者自己。
  • 犹未有归期:还没有回来的时间,形容行人归期未定。
  • 万里初程:形容出发时的距离很远,刚刚开始旅程。
  • 日暮时:指的是傍晚时分,天色渐晚。
  • 唯爱:唯一所爱。
  • 双柳树:指两棵柳树,象征着亲情或友情。
  • 枝枝叶叶不相离:形容柳树的枝叶紧密相连,象征着永恒的情感。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离别与思念,柳树垂柳的形象亦常见于古诗中,传达了柔情和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籍(约766-830年),唐代诗人,字子容,号孟弦。以诗闻名,作品多描写行旅、思乡等主题,语言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作者远行之时,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身边事物的珍视,尤其是门前的柳树,暗含对亲人和故乡的怀念。

诗歌鉴赏:

《忆远》通过对行人旅途的描写,展现了对归乡的渴望与思念的情感。诗的开篇以两句写行人的孤独与无奈,“行人犹未有归期,万里初程日暮时”,呈现出一种即将入夜的惆怅,给人以深刻的感受。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门前的双柳树,表达自己对这两棵树的喜爱以及它们之间的紧密关系。这一转折恰如其分,柳树在此不仅是景物的描写,更是情感的寄托,象征着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情的眷恋。双柳树的“枝枝叶叶不相离”,在语义上强化了离愁别绪的主题,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诗人在这简短的文字中,巧妙地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了唐代诗人细腻的观察力与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人犹未有归期:描绘了远行者的无奈与渴望,表明行人对归家的期待尚未实现。
  2. 万里初程日暮时:强调旅途的遥远与开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心情的惆怅。
  3. 唯爱门前双柳树:转向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熟悉景物的深情。
  4. 枝枝叶叶不相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柳树的亲密与不离,象征着牢不可破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拟人:柳树被赋予情感,象征着亲情与思念。
  • 对仗:如“枝枝叶叶”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传达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行旅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亲情的珍视,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人:远行与思念的象征。
  • 日暮: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 双柳树:象征亲情与永恒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里初程”的意思是: A. 刚开始的旅途 B. 结束的旅途 C. 迷失的旅途

  2. 诗人喜欢的景物是什么? A. 一棵松树 B. 两棵柳树 C. 一片花海

  3. 诗中“枝枝叶叶不相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亲密与不离 C. 分离和孤独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送别》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比较《忆远》与《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静夜思》更为直接,而《忆远》则通过自然景象来引发情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怀 和圣俞百花洲二首 渔家傲 蝶恋花 端午帖子词二十首·七夫人合五首 桃源忆故人 谷正至始得先所寄书及诗不胜喜慰因书数韵奉 读张李二生文赠石生先 病中代书奉寄圣俞二十五兄 谢观文理尚书惠西京牡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张熟魏 文武如雨 隶字旁的字 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画的成语 至字旁的字 空然 无足重轻 登高 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田正 隐行 积财吝赏 齊字旁的字 日字旁的字 耳刀旁的字 雾散云披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