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5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27
祈雪
谷中草木几经春,
敕额犹存古隶文。
千里耕桑安土俗,
一炉香火奉山君。
多留姓字溪边石,
惯见旌旗陇上云。
太守若贤神自感,
夜来入梦雪缤纷。
全诗翻译:
山谷中的草木经历了几次春天的更替,
山上的石碑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隶书文字。
千里之外的耕作与桑植,传承着这里的风俗,
一炉香火供奉着山神君王。
溪边的石头上刻有许多姓氏,
我常常看到旌旗在高地的云中飘扬。
若是太守有才德,自会感受到人们的心意,
昨夜梦中飞雪纷纷扬扬。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翁逢龙,字子舆,号懋斋,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他的诗风清新秀丽,常以山水为题材,融入个人感情与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一个渴望雪的冬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向往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期盼,也体现了对地方民俗的尊重。
《祈雪》是一首通过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表达作者对生活和地方文化的深刻思考的诗。诗的开头通过“谷中草木几经春”引入,展现了自然界的轮回与变化,草木的生长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敕额犹存古隶文”则将时间的厚重感引入,古老的文字记录着历史与文化,增添了诗的深度与厚度。
接下来的“千里耕桑安土俗”,描绘了乡土的安宁与耕作的繁忙,表现了人们对土地的依赖和对传统的坚守。诗中提到的香火与山君,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神灵的崇拜与尊重,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最后两句则回归到个人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蕴含对人情世俗的思考,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素养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祈愿雪的形式,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尊重,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敕额”代表什么?
A. 山神
B. 古老的石碑
C. 乡土习俗
诗中的“千里耕桑”指的是:
A. 远方的美景
B. 农业与桑树种植
C. 山川河流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雪的祈愿
B. 对历史的追思
C. 对人情世俗的观察
答案:
1.B 2.B 3.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