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

时间: 2025-08-06 18:55:31

诗句

二妙凋零笔法空,忽惊云海戏群鸿。

清诗不敢私囊箧,人道黄门有父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6 18:55:31

原文展示:

二妙凋零笔法空,忽惊云海戏群鸿。
清诗不敢私囊箧,人道黄门有父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二妙(指唐人的书法)已经凋零,笔法空灵而无力,忽然让我惊叹于那云海中嬉戏的众多鸿雁。清雅的诗歌我不敢私自珍藏于自己的箱笼,人们都说黄门(指黄门侍郎)之人有父亲的风范。

注释:

  • 二妙: 指书法中的“二妙”,常用来形容高超的书法技艺。
  • 凋零: 形容衰退、消亡。
  • 笔法空: 指书法技艺已经失去生气。
  • 云海: 比喻浩瀚的天空。
  • 群鸿: 指成群的鸿雁,象征自由的精神。
  • 清诗: 指清雅的诗歌。
  • 私囊箧: 意为私藏于自己的箱子里,带有自私的意味。
  • 黄门: 指古代官职,特指侍郎,含有高贵的身份和风范。

典故解析:

  • 黄门: 在古代,黄门侍郎是皇帝身边的重要官员,负责处理内廷事务,地位显赫,常与权贵相提并论,这里用以比喻诗人的高尚品德和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细腻的情感,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苏轼送别朋友时所作,反映了他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以及对艺术的感悟。通过对书法与诗歌的思考,表达了对艺术的敬畏和对高尚品德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书法与诗歌的思考,表现了苏轼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开头“二妙凋零笔法空”,用“二妙”来比喻唐代的书法艺术,表达了对书法衰退的惋惜。接着“忽惊云海戏群鸿”,通过鸿雁的嬉戏展现了自由的精神,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与追求。

“清诗不敢私囊箧”一句,体现了苏轼对诗歌的谦卑态度,强调了艺术应当与人分享的精神。他并不愿意将美好的诗歌私藏,而是希望它能被更多人欣赏。最后一句“人道黄门有父风”,则通过对黄门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崇敬。诗中不仅有对艺术的思考,还有对人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尚的情操。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表现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示了苏轼在艺术与人性方面的独特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妙凋零笔法空: 通过“二妙”引入,表明书法艺术的衰退。
  • 忽惊云海戏群鸿: 突然被浩瀚的云海和自由的鸿雁所震撼,暗示对自由的渴望。
  • 清诗不敢私囊箧: 强调诗人对清雅诗歌的尊重,不愿私藏。
  • 人道黄门有父风: 用黄门侍郎的身份象征高尚的品德,表达对人性之美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 “云海戏群鸿”比喻自由与美好。
  • 对仗: 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与人格的思考,表达了对高尚品德与自由精神的追求,体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二妙: 书法之美,象征艺术的高峰。
  • 云海: 自由与广阔,象征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群鸿: 象征自由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二妙凋零”意指: A. 书法技艺的衰退
    B. 诗歌的繁荣
    C. 自然的美丽

  2. “清诗不敢私囊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诗歌的自私
    B. 对艺术的尊重
    C. 对财富的追求

  3. “黄门”在诗中象征: A. 普通百姓
    B. 高贵的身份与品德
    C. 书法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游宝云寺》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表达了对艺术的追求,但苏轼更注重于人性与品德,而李白则强调个人的放纵与自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再和五首 题赵昌花一首 臈月二十二夜漏下数刻小饮径醉坐小閤睡傍无侍者仆于户限眉鼻伤焉流血被面记以六言九首 其七 题杂书卷六言三首 祝英台近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 辕固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病中杂兴五言十首 释老六言十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钱不直 碌碌无闻 歇乏 鬯字旁的字 寸蹄尺缣 尸字头的字 米字旁的字 镸字旁的字 高车大马 邮资明信片 鼓字旁的字 猫哭老鼠 脄蠁 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酒家保 包含调的词语有哪些 更仆难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