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歌子·湖景》

时间: 2025-04-29 16:05:15

诗句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

会看光满万家楼。

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

只将菱角与鸡头。

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05:15

原文展示:

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
会看光满万家楼。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
佳节连梅雨,馀生寄叶舟。
只将菱角与鸡头。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湖边美丽的自然景色:古老的岸边开满了青葑,新开辟的水渠流淌着碧绿的水流。这里的光辉照亮了万家灯火的楼宇,令我想起了往年在西州的路途。佳节时节连绵的梅雨,让我寄情于那只随波漂流的叶舟。此时,水面上的菱角与鸡头并存,更有明月照耀着千顷湖面,令人留连忘返。

注释:

  • 青葑:一种水生植物,常生于水边,象征生命与生机。
  • 碧流:清澈而碧绿的流水,体现了自然之美。
  • 万家楼:形容灯火辉煌的城市景象。
  • 扶路:指沿着道路行走,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 梅雨:指梅子成熟时节的降雨,象征着时节的变化。
  • 叶舟:比喻随水漂流的小船,象征漂泊与寄托。
  • 菱角与鸡头:水中植物,寓意自然的丰饶。
  • 千顷:形容湖面广阔,令人心旷神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细腻的情感描写。苏轼在诗歌中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苏轼流亡期间,诗人身处自然之中,感受到湖光山色的美丽,与内心的伤感形成对比,发出深沉的思索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湖景》描绘了湖边的自然风光,体现了诗人苏轼对自然美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从“古岸开青葑”开始,诗人便用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幅秀丽的湖景画卷,古老的岸边与新开水渠的对比,象征着时间与空间的交织。接下来的“会看光满万家楼”则通过灯光的描绘,展现了人间的繁华与生机,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中,诗人引入了个人的回忆,表达对过往岁月的怀念,突显了时光流逝的主题。佳节连梅雨的描写则传达了季节的变迁,诗中“寄叶舟”一语,寄托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寄望。

最后几句以“菱角与鸡头”及“月明千顷”点明湖面之景的丰盈与宁静,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交织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绪,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岸开青葑:描绘湖边古老的岸堤上长满了青葑,表现出自然的生机。
  2. 新渠走碧流:新开辟的水渠流淌着碧绿的水,象征着新生与活力。
  3. 会看光满万家楼:光辉照耀着万户人家,展现了城市的繁华与温馨。
  4. 记取他年扶路入西州:回忆往年在西州的路程,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
  5. 佳节连梅雨:佳节时节的梅雨,暗示着时令的变化与人生的流转。
  6. 馀生寄叶舟:用叶舟寄托余生的情感,体现了对生活的思索与理想。
  7. 只将菱角与鸡头:水中菱角与鸡头的并列,象征着自然的丰饶。
  8. 更有月明千顷一时留:月光照耀下的湖面宽广无垠,令人陶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叶舟比作人生的寄托,暗示漂泊与无常。
  • 对仗:如“古岸开青葑,新渠走碧流”,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丰富的情感与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湖光山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流转的思索,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葑: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和谐美。
  • 碧流:代表清澈的水流,寓意纯净与宁静的心境。
  • 万家楼:象征人间的繁华与温暖的生活。
  • 叶舟:寄托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与理想。
  • 菱角与鸡头:代表丰盈的自然,象征生活的多样与丰富。
  • 月明千顷:象征宁静与美好的夜晚,给人以无限遐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岸开青葑”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 A. 古老的墙壁
    • B. 湖边的植物
    • C. 城市的灯光
  2. “佳节连梅雨”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季
    • B. 夏季
    • C. 冬季
  3. 诗中提到的“叶舟”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理想
    • B. 自然的丰饶
    •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望岳》

诗词对比

  • 苏轼与李白:两位诗人在自然描写上的共通点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白更强调个体的豪情壮志,而苏轼则更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

相关查询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十二 配帝舞 答王司空饷酒诗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五 拟咏怀诗二十七首 其十四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十 行途赋得四更应诏诗 送炅法师葬诗 伤王司徒褒诗 西门豹庙诗 咏园花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人命危浅 包含戕的词语有哪些 育婴堂 歺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坌鸟先飞 陶瓷 年计 包含裸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壤的成语 见字旁的字 羊质虎形 公务车 麥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蛾扑灯蕊 鼠布 文不尽意 永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