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0: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0:26
次韵致远
长笑右军称草圣,不如东野以诗鸣。
乐天自爱吟淮月,怀祖无劳听角声。
全诗翻译:
大笑称赞王羲之是草书的圣人,
但不如陶渊明的诗歌声名远扬。
乐天自得地在淮水边吟唱月色,
而怀念祖先的情怀,不必再听号角声。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内容涉及人生哲理、社会现实和自然景色等。
创作背景:
《次韵致远》作于苏轼与友人陶渊明的诗歌交流时,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钦佩之情,以及对书法与诗歌艺术的思考。诗中通过对比,体现了诗人对文学与艺术的深刻理解。
《次韵致远》是一首通过对比表达对古代文人敬仰之情的诗作。开头一句“长笑右军称草圣”直接引出了王羲之这一历史人物,他在书法上的成就无人能及,得到了极高的赞誉。然而,随后的“不如东野以诗鸣”则迅速将话题转向陶渊明,强调了陶渊明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样的对比不仅展现了苏轼对书法的热爱,更彰显了他对诗歌的崇尚。
诗中“乐天自爱吟淮月”描绘了陶渊明在自然美景中陶醉的情景,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与此形成对比的是“怀祖无劳听角声”,表达了苏轼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思考,作者认为不必通过喧闹的角声来怀念祖先,反而在宁静中思考人生的意义。
整首诗风格清新,意境深远,既有对古人艺术成就的赞美,也表达了诗人自身的生活哲学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苏轼将个人情感与对历史文化的反思结合在一起,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苏轼对古代文人陶渊明的崇敬,强调了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体现了他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以及在喧嚣世俗中寻求内心安宁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右军”在诗中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陶渊明
C. 王羲之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乐天”是指哪个诗人?
A. 王维
B. 李白
C. 陶渊明
D. 白居易
诗中的“淮月”主要描绘了什么意境?
A. 战斗的热闹
B. 自然的宁静
C. 书法的艺术
D. 诗歌的荣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苏轼与陶渊明的诗歌风格虽各有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苏轼的豪放与陶渊明的恬淡形成鲜明对比。前者更关注社会与人生的复杂性,后者则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实现。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