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5:0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01:43
临空展孤眺,山豁双眸开。
秋色无边际,高云万里来。
可怜牧马处,霜落单于台。
边吹切肌骨,至今生暮哀。
在高空中独自眺望,视野豁然开朗。
秋天的色彩绵延无尽,远处的高云飘荡万里。
可怜那牧马的地方,霜雪已经落在孤独的台地上。
边风吹拂着肌肤,至今让我感到深深的忧伤。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牧马处”可以联想到古代边疆的生活,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秋冬交替时节的思考。
作者介绍:李锴,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风光为主题,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索。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可能是诗人在某次出行或游历过程中所作,表达了他对秋天景色的感受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李锴的《展眺》是一首通过描绘秋天景象而引发思考的诗。诗人站在高处,目光所及,山川开阔,秋色绚丽,这样的开篇让人感受到一种视野的辽阔与心灵的开朗。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孤独与哀伤的描绘,尤其是在描写“可怜牧马处”时,秋霜的落下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中的“边吹切肌骨”则展现了秋风的刺骨,似乎在提醒读者珍惜当下,感受生命中的每一刻。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反映了人对环境的感受与思索,展现出一种悲凉而又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生命无常以及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一种 melancholic(忧郁)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边吹切肌骨”中“切”的意思是?
李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展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秋色中的孤独感,但王维更倾向于乐观的自然哲学,而李锴则更突出内心的哀伤与思考。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形成鲜明对比。
此为《展眺》的详细解读,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