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铁桥道人 其一》

时间: 2025-05-04 10:54:39

诗句

十二慕信陵,十三师抱朴。

十五精骑射,功名志沙漠。

袖中发强矢,纷如飞雨雹。

章句耻不为,孙吴时间学。

蹉跎遂暮年,丧乱成萧索。

洗心向林泉,所望惟鸾鹤。

瀑水与萝花,飘飘梦中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4:39

原文展示

送铁桥道人 其一
屈大均 〔明代〕

十二慕信陵,十三师抱朴。
十五精骑射,功名志沙漠。
袖中发强矢,纷如飞雨雹。
章句耻不为,孙吴时间学。
蹉跎遂暮年,丧乱成萧索。
洗心向林泉,所望惟鸾鹤。
瀑水与萝花,飘飘梦中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作者回忆了自己年轻时的理想与追求。他在十二岁时就向信陵王学习,十三岁时学习抱朴道理,十五岁时专注于骑射,渴望名声和功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理想似乎变得遥不可及,仿佛在沙漠中追寻。诗人在袖中射出的箭如同飞雨和冰雹,表达了他对成就的渴望和无奈。他对章句的追求感到羞耻,感叹孙吴时代的学问却难以实现。年岁渐长,他感到人生的蹉跎与失落,最终选择洗心革面,寄希望于林泉的清幽,向往仙鹤的自由。最后,瀑布与萝花在梦中飘落,显现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向往。

注释

  • 信陵:信陵君,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宽厚与仁慈使得许多人向他学习。
  • 抱朴:道家思想,强调简单自然的生活。
  • 骑射:古代的军事训练,骑射技艺被视为重要的武功。
  • 孙吴:指中国三国时期的孙权和吴国,代表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和学问。
  • 鸾鹤:象征着高洁与长寿的神鸟,常用来比喻理想境界。
  • 瀑水与萝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屈大均(1565年-1645年),明代人,字仲明,号天池,晚号澹斋,广东人。他是明末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书法家,以情感真挚和语言清新著称。屈大均的创作风格多样,既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也有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屈大均晚年,正值明末动乱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让他倍感失落。诗中表达了他对青春理想的追忆和对未来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历史变迁中的思索与绝望。

诗歌鉴赏

《送铁桥道人 其一》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世界的作品,展现了屈大均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通过对年龄的逐步递增,展现了他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充满了对英雄理想的追求与向往。诗中提到的“信陵”和“抱朴”,不仅是历史人物和哲学思想的象征,也代表了他心中理想的追求。

随着诗意的发展,屈大均对自身理想的失落感愈发明显。他用“沙漠”来形容功名的渺茫,表现出对人生目标的迷茫与无奈。而“袖中发强矢,纷如飞雨雹”则生动地描绘了他内心的焦躁与不安,强烈的情感通过形象的比喻传达出来。接下来的“章句耻不为”又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与自责,诗人深感无力去实现理想。

最后,诗人转向自然,追求心灵的安宁与解脱。他洗心向林泉,渴望与自然合二为一。“瀑水与萝花,飘飘梦中落”则是他理想的寄托,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美好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十二慕信陵:在十二岁时向信陵君学习,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与追随。
  2. 十三师抱朴:表示十三岁开始学习道家思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
  3. 十五精骑射:在十五岁时专注于军事技能,表达对名声与成就的渴求。
  4. 功名志沙漠:功名理想却如沙漠般遥不可及,表现出失落感。
  5. 袖中发强矢:用箭比喻追求理想的努力,形象生动。
  6. 纷如飞雨雹:箭矢飞射如雨,强调了急切之情。
  7. 章句耻不为:对古代经典的追求感到羞耻,表现出自责与无奈。
  8. 孙吴时间学:提到孙吴的学问,反映出对历史文化的向往。
  9. 蹉跎遂暮年:随着岁月流逝,人生的蹉跎令人感到无奈。
  10. 丧乱成萧索:社会动乱导致内心的萧条与失落。
  11. 洗心向林泉:选择洗净心灵,向往回归自然。
  12. 所望惟鸾鹤:寄希望于自由高洁的理想。
  13. 瀑水与萝花:自然的美好,象征宁静的心灵境界。
  14. 飘飘梦中落: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渺小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例如“袖中发强矢”,将追求理想比作箭的发射,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有不少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理想的追忆与现实生活的无奈,反映了对历史文化的向往和对自然宁静的渴望。通过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挣扎,最终选择归于自然,寻求内心的平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信陵:代表理想与追求。
  • 抱朴:象征自然与内心的宁静。
  • 鸾鹤:象征高洁与自由。
  • 瀑水与萝花:象征自然美与心灵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屈大均的《送铁桥道人 其一》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历史的赞美
    C. 对功名的追求

  2. 诗中提到的“信陵君”代表什么? A. 个人理想
    B. 历史人物
    C. 自然景观

  3. “蹉跎遂暮年”中的“蹉跎”是什么意思? A. 追求
    B. 浪费时间
    C. 自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思考。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屈大均的理想追求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屈大均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屈大均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徐涣端公南归 游贵侯城南林墅 旅寓洛南村舍 为人题 前寄左省张起居一百言寻蒙唱酬见誉过实却用旧韵重答 曲江红杏 乖慵 送举子下第东归 谷初忝谏垣今宪长薛公方在西阁知奖隆异以四韵代述荣感 和知己秋日伤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陵岑 牛字旁的字 一尺寒光 朝锺暮鼓 包含孔的成语 釒字旁的字 包含肱的词语有哪些 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美话 幼结尾的成语 玉树 贵而贱目 色字旁的字 恨如头醋 糸字旁的字 吃粮不管事 乱弊 中林 大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