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5:27: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7:55
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
李益〔唐代〕
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
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
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
客心定何似,馀欢方自长。
在这深邃的夜空中,银河尚未消逝,夜色漫漫而苍茫。你远道而来,正好与这明亮的月光相遇。华丽的星星映照着枯萎的柳树,黯淡的水流融入寒冷的池塘。客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尽管身在他乡,内心的欢愉却长久不衰。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月下”这一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常常用以表达思念和团聚的情感,尤其是在朋友相聚时,月光照亮友人,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作者介绍:李益,字义山,唐代诗人,生于约公元787年,卒于约公元826年。他的诗风清新脱俗,以五言诗见长,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诗作于李益任职于洛阳期间,邢校书从洛阳来访,诗人在月夜中感受到友人的到来,心中欢愉倍增,故作此诗。
《月下喜邢校书至自洛》是一首表达友人重聚之喜的诗。诗人通过描绘夜空的辽阔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温馨的氛围。开篇的“天河夜未央,漫漫复苍苍”展现了夜晚的广阔与深邃,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着,诗人以“重君远行至,及此明月光”来表达朋友相聚的欢愉,明月不仅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心灵。后面的“华星映衰柳,暗水入寒塘”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冷暖,衰柳与寒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诗的情感。
最后两句“客心定何似,馀欢方自长”透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思考。尽管身在他乡,心中依然充满欢乐,显示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与对生命的感悟。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交织,展现了李益深厚的诗歌功底和对人际情感的细腻刻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友人相聚时的欢愉与思考,展现了人生的孤独与友情的温暖,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天河”指的是什么?
A. 江河 B. 银河 C. 小溪
诗中“重君”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邢校书 C. 朋友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忧伤 B. 欢愉与思念 C. 失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对比,李益的诗较多地强调了友人重聚的欢愉,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离别的惆怅。两首诗都在月下进行,但情感的取向各有不同,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人生的不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