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3:14: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4:38
赋得早燕送别
唐代:李益
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
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
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
今至随红萼,昔还悲素扇。
一别与秋鸿,差池讵相见。
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燕子在碧绿的草地上飞来飞去的情景。春天尚未到来,燕子已经飞入班姬的宫殿。屋檐下的寒意透过屋檐,似乎想要遍览四周。如今我来到这里,看到红色的花萼,想起往昔悲伤的扇子。一旦与秋天的大雁分别,恐怕再也难以相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以其才情和诗作著称。他的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与人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早春时节,正值送别之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与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友情与爱情的重视。
李益的《赋得早燕送别》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送别诗。开篇的“碧草缦如线”,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草地如绸缎般细腻,燕子自由飞翔,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离别的惆怅。接着,诗人通过提及“长门未有春”,表达春天未至,离别的哀愁愈加浓重。
“先入班姬殿”不仅是对美丽的向往,更暗含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随着“梁空绕不息,檐寒窥欲遍”,诗人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交融,表现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最后一句“一别与秋鸿”,更是将离别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再相见无望的无奈与伤感。
整首诗在细腻的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深厚的情感,展现了李益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对友情的珍视,具有强烈的诗意和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融,表现了对离别的惆怅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友情与时间流逝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班姬”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A. 汉朝的才女
B. 唐朝的皇后
C. 宋朝的诗人
D. 明朝的公主
诗中“碧草缦如线”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离别的悲伤
B. 春天的生机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一别与秋鸿”的意思是什么?
A. 离别之后一定会再见
B. 离别之后再也难以相见
C. 秋天会再相聚
D. 秋天是最美的季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