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时间: 2025-05-05 13:15:40

诗句

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

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

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

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

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

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

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

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3:15:40

原文展示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作者:李益

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
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
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
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
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
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炼魂可永宁。
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
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

白话文翻译

我身披官袍来到名山,随意欣赏这里的奇妙景象。
山中若有神仙传说,传说这里是个不死之地。
于是我遇见了五位老人,其中一位说这是西岳的神灵。
有的听到樵夫的谈话,便飞去,消失在星空中。
他们传授给我出云的道路,苍翠的山峰高耸入云。
我看见岩石上有文字,竟是古老的《黄庭经》。
左右是高大的松树,随风摇曳,露珠滴落。
松树上盘曲的千年树枝,阴影笼罩着青天。
树下结成九秋的霜,流出的汁液变成茯苓。
从砂石之间采摘,形状如龟和鹤。
更有传闻秦宫的女子,白发已变青。
如同上帝的心,与我共享千年生命。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有仙人的骨骼,
能够炼就灵魂,永享安宁。
为何还要追逐世俗的享乐,享用腥膻的食物。
神灵的物事也自有禁忌,风雷保护着这扇门。
想要传授山中的宝藏,回头却已是昏暗。
我不禁为世上的人感到悲伤,寻求醒悟却始终不能醒来。

注释

  • 委绶:指披着官袍,意指作者曾经担任官职。
  • 不死庭:传说中的长生不老之地。
  • 五老人:传说中的五位仙人,象征长寿与智慧。
  • 黄庭经:道教经典,讲述修炼和长生之道。
  • 苍然:形容青翠的样子。
  • 九秋霰:秋天的霜,象征时光的流逝。
  • 茯苓:一种药用真菌,象征长寿与健康。
  • 仙骨:形容人是否具备修道成仙的潜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益(约 751—817),字义山,唐代诗人,仕途坎坷,后成为官员,擅长五言诗,作品多描绘山水与人生哲理。李益的诗风清新,富有哲思,常以自然景物寄托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罢官后,表现他对道教思想的向往与追求。华山是道教圣地,象征着修道与长生,表现了作者欲寻求心灵解脱的心情。

诗歌鉴赏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是李益的一首诗,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长生的向往。诗中,李益以“委绶”开篇,表明自己曾有官职,现已告别官场,来到华山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超脱。华山作为道教圣地,承载着人们对长生不老的梦想。诗中描绘的“五老人”,不仅是道教的象征,更是智慧与长寿的化身。李益在这里不仅是身在山中,更是心向道教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与道教文化的深邃内涵。李益在山中与道者相遇,传授“出云路”,象征着对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追求。而“黄庭经”的出现,更是增添了这份追求的神秘感与哲理性。诗中的对比,如“华发变已青”,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进而引发对长生的反思。

在细腻的描写中,李益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结尾处的“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则体现了对人世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委绶来名山:披着官袍来到名山,表示诗人脱去官职,寻求心灵的自由。
  2. 观奇恣所停:随意欣赏山中的奇景,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
  3. 山中若有闻:传说这里有不死之庭,暗示对长生的向往。
  4. 言此不死庭:传说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5. 遂逢五老人:遇见五位老人,象征长生的道士。
  6. 一谓西岳灵:其中一位称呼西岳的灵气,展示道教文化。
  7. 或闻樵人语:听到樵夫的谈话,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8. 飞去入昴星:道者化作星辰,象征超脱。
  9. 授我出云路:传授出云的道路,暗示修道成仙。
  10. 苍然凌石屏:苍翠的山峰高耸,描绘自然的壮丽。
  11. 视之有文字:岩石上有文字,象征古老的智慧。
  12. 乃古黄庭经:是《黄庭经》,道教经典,讲述修炼之道。
  13. 左右长松列:左右是高大的松树,映衬出山的宁静。
  14. 动摇风露零:松树随风摇曳,露水滴落,生动自然景象。
  15. 上蟠千年枝:千年老树的枝干,象征岁月的积淀。
  16. 阴虬负青冥:阴影笼罩着天空,体现自然的神秘。
  17. 下结九秋霰:树下结成霜,象征时光流逝。
  18. 流膏为茯苓:流出的汁液化为茯苓,象征生命的延续。
  19. 取之砂石间:从砂石中采摘,隐喻对自然的珍视。
  20. 异若龟鹤形:形状如龟与鹤,象征长寿。
  21. 况闻秦宫女:提到秦宫的女子,暗示历史的变迁。
  22. 华发变已青:白发变青,反映了时间的无情。
  23. 有如上帝心:与上帝的心愿相同,体现对永生的追求。
  24. 始疑有仙骨:怀疑自己是否具有仙人的基因。
  25. 炼魂可永宁:能炼就灵魂,追求永恒的宁静。
  26. 何事逐豪游:为何仍要追逐世俗的享乐。
  27. 饮啄以膻腥:享用腥膻之物,反映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28. 神物亦自閟:神圣的事物也有禁忌。
  29. 风雷护此扃:风雷保护着这扇门,象征神秘。
  30. 欲传山中宝:想要传授山中的宝物。
  31. 回策忽已暝:回头却已是昏暗,体现无奈。
  32. 乃悲世上人:感到对世人的悲伤。
  33. 求醒终不醒:寻求觉醒却始终不能,反映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苍然凌石屏”描绘自然景象,生动形象。
  • 对仗:如“上下长松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拟人:如“动摇风露零”,赋予自然生命,增强了画面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李益对道教思想的向往,对长生不老的渴望,以及对世俗繁华的反思与厌倦。诗中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心灵宁静的追求,最终在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中,产生了深刻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名山:象征精神的归宿与理想的追求。
  2. 五老人:道教的象征,代表长寿与智慧。
  3. 黄庭经:象征古老的智慧与修道的道路。
  4. 茯苓:象征健康与长寿。
  5. 苍松:象征岁月的积淀与生命的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益是哪一代的诗人?

    • A. 宋代
    • B. 唐代
    • C. 明代
  2. 诗中提到的古老经典是哪一部?

    • A. 《道德经》
    • B. 《黄庭经》
    • C. 《诗经》
  3. 诗中“华发变已青”指的是什么?

    • A. 生命的延续
    • B. 时间的流逝
    • C.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B. 唐代
  2. B. 《黄庭经》
  3. B. 时间的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与李益的比较: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与个性,而李益则偏重于哲思与内心的追求,二者虽同为唐代诗人,但风格迥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道教文化与诗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南轩盆植重台莲移种池 甘陵乱 送徐君章秘丞知梁山军 和端式上人十咏其六垂崖鞭 古意 送邓生 送马少卿知襄州 和王待制出郊马上口占寄兄道损次韵 孙曼叔暮行汴上见鹘击蝙蝠以去语於予 春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旧病难医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麻经儿 书缺简脱 详贯 見字旁的字 重点论 士字旁的字 进退无路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皿字底的字 拿云手 自字旁的字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群起效尤 体国经野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口字旁的字 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