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26:39
作者:平显 〔明代〕
我昔见之湖上居,当门万朵翠芙蕖。
承平公子有故态,文敏外孙多异书。
闲吮彩毫消白日,梦骑黄鹤上清虚。
此图定倚吴山阁,醉点南屏春雨余。
我曾经在湖上看到您居住,门前开满了万朵翠绿的荷花。
安定的时代里,公子们保留着旧日的风范,文敏的外孙则有许多书籍。
我闲暇时用彩笔描绘消磨白天,梦中骑着黄鹤飞向清虚的高空。
这幅画应该倚靠在吴山阁上,醉意中点缀着南屏的春雨余韵。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平显,明代诗人,生活在文化繁荣的时代,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作品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平显游历黄鹤山人王叔明的画作后,表达了他对山水的热爱与对友人作品的赞美,反映了文人之间的互动和文化传承。
此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开头以“我昔见之湖上居”引入,既表达了对湖光山色的向往,也暗示了对友人王叔明的敬仰。接着提到“万朵翠芙蕖”,生动展现了荷花的繁盛与生机,象征着宁静和优雅。诗中提到“承平公子”,不仅表现了时代的安稳,也反映了文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闲吮彩毫消白日”展现了平显作为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爱,描绘过程中的悠闲与愉悦,表明他在创作中感受到的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愉悦。最后两句“此图定倚吴山阁,醉点南屏春雨余”,将画作与自然风景结合,表现了文人醉心于艺术与自然的完美融合,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画作的赞美,也暗示着文人精神的寄托。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境界,表现出浓厚的文人情怀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艺术创作与文人情怀,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友人画作的赞美,体现了文人之间的交流与文化的传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芙蕖”指的是哪种植物?
“梦骑黄鹤”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诗中“承平公子”指的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