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33: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33:27
同游柏谷山
作者: 王举元 〔宋代〕
晓出东郊迥,路穿桑柘林。
人耕新雨地,寺隐半岩阴。
远目穷天宇,和风爽醉襟。
停骖顾遗老,同是劝农心。
清晨从东郊出发,路途穿过桑树和柘树的林间。
人们在刚下过雨的土地上耕作,寺庙隐藏在半山的阴影中。
远望天空,目光尽处,和风拂面使人感到清爽,如同醉酒一般。
停下马车,回头看看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是在劝说人们务农的心情。
王举元,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农民生活的关注。
《同游柏谷山》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经济逐渐恢复的时期,农耕文化受到重视。诗人在一次游览中,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农业和农村生活的赞美。
《同游柏谷山》是一首描绘自然、反映农耕生活的诗作。诗中通过清晨的景象,展现了东郊的宁静与和谐。开篇以“晓出东郊迥”引入,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接着“路穿桑柘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诗人通过对人们耕作的描述,展现了农民勤劳的身影,并且暗示了新雨滋润土地的美好。
中间的“寺隐半岩阴”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寺庙的隐秘与宁静,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深度。而“远目穷天宇,和风爽醉襟”则通过远望与和风的描写,传达了诗人的舒畅心情与对大自然的陶醉。这种体验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是心灵上的一种享受。
最后两句“停骖顾遗老,同是劝农心”,则回归人文关怀,诗人通过对老人的关切,强调了传承与责任,劝导更多的人重视农业。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是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的尊重。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田园生活的赞美,强调了农业的重要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人耕新雨地”指的是什么?
A. 农民在耕作
B. 农田干旱
C. 风吹过田野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赞美城市生活
B. 劝导重视农业
C. 描绘战争场面
“和风爽醉襟”这句诗的意思是?
A. 风很大
B. 风很温和,令人陶醉
C. 风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