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4:12
未分中厚长夜曼,果闻胡虏胆行寒。
乾坤正赖英豪整,肯赋诗人行路难。
在漫长的黑夜里尚未分晓,听闻胡人胆寒而行。
天地之间正需要英雄整顿,难道诗人就该赋诗描述行路的艰难?
此诗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胡虏”一词引申出中国古代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称呼,暗示了当时的战乱和边疆的紧张局势。
作者介绍:陈邦庆,字德明,号石头,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国家政局动荡,民族矛盾突出,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这首诗展现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开篇以“未分中厚长夜曼”描绘出一种深邃而迷茫的夜晚,暗示着国家的动荡与人心的惶恐。接着“果闻胡虏胆行寒”一句,突显出敌人对国家的威胁,以及在这一背景下,诗人感受到的紧迫感与无奈。最后两句则转向对英雄豪杰的期盼,强调了国家需要整顿的紧迫性,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自身身份的反思,是否应当只专注于书写而忽略了现实的艰难。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的描写,结合对胡虏的感受,以及对英雄的期待,构建出一种复杂的情感状态,既有对外敌的警惕,也有对国家未来的忧虑。诗中情感浓烈而真挚,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时局的不安与对英雄豪杰的渴望,传递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未分”意指什么?
“胡虏”在诗中指代什么?
诗中的“英豪”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