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2:39: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39:54
同游柏谷山
作者: 王举元 〔宋代〕
晓出东郊回,路穿桑拓林。
人耕新雨地,寺隐半岩阴。
远目穷天宇,和风爽醉襟。
停骖顾遗老,同是劝农心。
拂晓时我从东郊出发,路途穿过桑树和拓树的森林。
农人在新雨后耕作着土地,寺庙隐匿在半山岩石的阴影中。
远望天际,目之所及,和风拂面,使人心醉神迷。
我停下马车,回头看看那位老者,彼此的心思都是在劝说农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寺隐”可以引申为山中隐士生活的理想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举元,生活在宋代,是一位颇具田园诗人风格的诗人。他的诗作大多描写自然景色与农耕生活,表达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安定、农业发展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清晨的田园景象,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农民辛勤劳动的敬意,反映了当时人们崇尚自然、重视农业的社会风气。
《同游柏谷山》是一首兼具景与情的田园诗,诗中描绘了清晨的田野与农人耕作的情景,展现了生动的自然风光。首先,诗的开头“晓出东郊回,路穿桑拓林”,生动地描绘了清晨出行的情景,桑树和拓树的树林,给人一种宁静自然的感觉。接着,诗人描写了“人耕新雨地”,突显了农人在新雨后辛勤耕作的景象,传递出一种蓬勃的生机与希望。
在意境上,诗人通过“远目穷天宇,和风爽醉襟”的描写,表现了远眺田野的开阔和自然的清新,仿佛人也随着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生命的美好与宁静。最后,诗人“停骖顾遗老,同是劝农心”,不仅表现出对老者的关心,也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能够彼此理解和支持,传递出一种人际间的温情。
整首诗用词清新自然,意象丰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对劳动的赞美,以及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人文深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农人劳动的赞美,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传达出一种和谐的生活理念,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晓出东郊回”表达了什么时间?
A. 黄昏
B. 清晨
C. 正午
D. 夜晚
“人耕新雨地”中的“新雨”指的是:
A. 刚刚下过的雨
B. 很久之前的雨
C. 没有下过的雨
D. 一场暴雨
诗人停下马车是为了:
A. 查看风景
B. 休息
C. 理解老人的心情
D. 喝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同游柏谷山》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王维的作品则更多地表现出隐居生活的淡泊与宁静。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从侧重点上略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