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时间: 2025-05-07 08:41:00

诗句

小院雨新晴。

初听黄鹂第一声。

满地绿阴人不到,盈盈。

一点孤花尚有情。

却傍水边行。

叶底跳鱼浪自惊。

日暮小舟何处去,斜横。

冲破波痕久未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1:00

原文展示: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
作者: 叶梦得 〔宋代〕

小院雨新晴。
初听黄鹂第一声。
满地绿阴人不到,
盈盈。
一点孤花尚有情。
却傍水边行。
叶底跳鱼浪自惊。
日暮小舟何处去,
斜横。
冲破波痕久未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小院落刚刚下过雨后,晴朗的景象。听到黄鹂鸟的第一声啼鸣,四周满是绿荫却没有人影,只有一朵孤独的花儿依然开放,显得格外有情。沿着水边行走,水面上鱼儿跳动,激起阵阵涟漪。傍晚时分,远处的小舟不知驶向何方,斜斜地划破了波纹,留下久未平息的痕迹。

注释:

  • 小院:指的是小型的庭院,通常在园林中。
  • 雨新晴:形容雨刚停,空气清新。
  • 黄鹂:一种鸟,鸣声清脆悦耳。
  • 绿阴:指树木的阴影,形容环境幽静。
  • 盈盈:形容轻盈的样子,这里指孤花的姿态。
  • 叶底跳鱼:指在树叶下水面的鱼跳跃。
  • 日暮:傍晚的时分。
  • 小舟:指小船,象征漂泊和离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梦得(1077年-1134年),字子美,号香江,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常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叶梦得晚年之时,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乡子(自后圃晚步湖上)》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叶梦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独特的情感,营造出一个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场景。词的开头描绘了小院落在雨后初晴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和舒畅的感觉。黄鹂的鸣叫声点缀在这幅画面中,传达出一种生机与活力。接着,词人描写了满地的绿阴,虽然没有人影,却让这个地方显得更加宁静和遐想,表现出一种孤独而又美好的情绪。

孤花的意象则让人联想到生命的坚韧与执着,尽管周围环境变化,它依然存在,象征着希望与情感的延续。水边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自然的流动,鱼儿的跳跃增添了活泼的气息,营造了生动的氛围。最后,随着日暮的到来,小舟的去向成了一个引人深思的主题,象征着人生的旅程与追求,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思考。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既有对美好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一幅意境悠远的画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小院雨新晴:描绘了一个雨后晴朗的院落,营造出清新的氛围。
  2. 初听黄鹂第一声:黄鹂鸟的鸣声打破了寂静,增添了生机。
  3. 满地绿阴人不到:四周虽然绿树成荫,但无人来访,显得宁静。
  4. 盈盈:一朵孤花在此环境中显得格外美丽。
  5. 却傍水边行:词人行走在水边,展示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6. 叶底跳鱼浪自惊:鱼儿在水面跳跃,激起涟漪,表现生动的自然景象。
  7. 日暮小舟何处去:黄昏时分,远方的小舟让人思索去向。
  8. 斜横:小舟的行走姿态,带有一种随意与自由。
  9. 冲破波痕久未平:小舟划过后留下的波痕,象征着时间与命运的流转。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相结合,如“孤花尚有情”。
  • 拟人:描述鱼儿跳跃时的行为,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盈盈”与“却傍”,形成音韵上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出一种闲适而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院:象征着私密与安宁,代表理想的生活状态。
  • 黄鹂:象征着春天与生机,代表自然的美好。
  • 孤花:象征着坚韧与独立,代表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 小舟:象征着行者与流动,代表人生的旅途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叶梦得
    • D. 苏轼
  2. 词中“盈盈”形容的是:

    • A. 一片绿阴
    • B. 一朵孤花
    • C. 一只黄鹂
    • D. 一条小舟
  3. “日暮小舟何处去”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迷茫
    • C. 悲伤
    • D. 期待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南乡子》都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但《静夜思》更多表现的是思乡之情,而《南乡子》则更注重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踏枝 敬和承先同志原韵,兼呈启帆、立熙、文霞、世忠四同志 鹊踏枝 其二 鹊踏枝 其一 鹊踏枝 其三 和冯延巳 鹊踏枝 其二 和冯延巳 鹊踏枝 其一 和冯延巳 鹊踏枝 鹊踏枝 蒙夫以四印斋制石墨匜见贶,倚此报之 鹊踏枝 屋外修竹数竿,五年来已高出云表,迎风披拂,诚不可一日无此君,因赋是解,次旧字韵。 鹊踏枝 和天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细枝末节 香肌玉体 直流输电 惊绣 黧黑 巳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包含苑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黛的词语有哪些 歺字旁的字 丨字旁的字 年数 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哽咽难言 挥抹 依法砲制 包含浩的成语 轰天裂地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