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07:4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07:43:16
水龙吟(三月十日西湖宴客作)
作者:叶梦得
对花常欲留春,恨春故遣花飞早。
晓来雨过,绿阴新处,几番芳草。
一片飘时,已知消减,满庭谁扫。
料多情也似,愁人易感,先催趁朱颜老。
犹有清明未过,但狂风匆匆难保。
酒醒梦断,年年此恨,不禁相恼。
只恐春应,暗留芳信,与花争好。
有姚黄一朵,殷勤付与,送金杯倒。
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感叹春天将花草带走的无奈。清晨的雨后,绿荫处处,芳草丛生。随着花朵的凋零,庭院里无人打理,心中愁苦与多情交织,让人不禁想起容颜易老。清明节还未到来,但狂风的来临使得春天的美景难以保留。酒醒之后,梦也破灭,年年对此情此景感到无奈与愤懑。担心春天暗中留恋,花儿也与我争宠。于是,我把一朵姚黄花小心翼翼地递给你,倾倒在金杯中。
作者介绍:叶梦得(1077-1135),字子美,号香光,宋代词人、诗人、文学家。他以清新婉约的词风著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天的西湖,宴请朋友,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酒后感伤的情绪。
这首《水龙吟》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怀念。开篇“对花常欲留春”就点明了主题,表达了作者希望留住春天的愿望,但随即转入对春天飞逝的惋惜。雨后的清晨,作者看到新绿的景象,心中却充满了对花草凋零的忧伤。诗中通过“满庭谁扫”的感慨,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孤独感,表现出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情。
接下来的“愁人易感”,揭示了多情与愁苦的相互影响,使得作者在面对春光时,更加感受到自己容颜的易逝,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焦虑与不安。随着“酒醒梦断”,时间的无情与梦幻的破灭交织,作者在酒后的清醒中,愈加感受到生活的无奈与失落。这种情感的递进,使得整首词在轻松的春日宴席中,隐含着一丝淡淡的忧伤。
最后的“送金杯倒”,则转向了一种对友情的珍惜与对生活的热爱,尽管春天即将离去,但友情的温暖依然能够带来一丝慰藉。整首词在悲伤中透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展现了叶梦得细腻而深邃的情感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上,这首词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与对青春流逝的焦虑,展现了作者细腻的情感与对友情的珍视。在春天的宴席中,虽然有欢聚的时刻,但更多的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交融。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朱颜老”是指什么?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些资料能帮助读者更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