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学士院端午贴子二十七首 皇太妃阁五首》

时间: 2025-05-03 02:05:14

诗句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

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

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

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

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

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尧母门。

纨扇新裁冰雪余,清风不隔纻罗疏。

飞升漫写秦公子,荣谢应怜汉婕妤。

渺渺金河入禁垣,渐台雨过碧波翻。

共传太液龙舟稳,不似南方竞渡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02:05:14

原文展示

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
逡巡下清跸,委曲问平安。
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
人间正礻半暑,天上绝清凉。
九夏清斋奉至尊,消除疠疫去无痕。
太医争献天师艾,瑞雾长萦尧母门。
纨扇新裁冰雪余,清风不隔纻罗疏。
飞升漫写秦公子,荣谢应怜汉婕妤。
渺渺金河入禁垣,渐台雨过碧波翻。
共传太液龙舟稳,不似南方竞渡喧。

白话文翻译

早晨起床时,钟声仍然是那么沉静,回来的时候露水似乎还未蒸发。
我在清晨的仪仗下踱步,不禁弯腰询问平安。
压榨甘蔗得到的寒浆,敲打冰块装饰的画堂。
人间正值盛夏,而天上却是绝对的清凉。
在这个九夏的清斋,我供奉至尊,消除瘟疫,留下无痕。
太医们争相献上天师的艾草,瑞雾环绕着尧母的门前。
新裁的纨扇上还留有冰雪的余韵,清风不隔罗纱的疏影。
漫无目的地书写着秦公子的故事,汉代的婕妤们应当受到怜惜。
渺渺金色的河流流入禁苑,雨过之后,碧波翻涌。
大家共同歌颂太液湖的龙舟稳当,远不如南方的竞渡喧闹。

注释

  • 晓起:清晨起床。
  • 钟犹凝:钟声依旧沉静。
  • 逡巡:徘徊、踱步。
  • 清跸:清晨的仪仗。
  • 压蔗:压榨甘蔗。
  • 寒浆:清凉的饮品。
  • 绝清凉:十分清凉。
  • 九夏:指农历的夏天。
  • 清斋:清净的居所。
  • 疠疫:瘟疫、疾病。
  • 天师艾:指一种驱邪的草药,常用艾草。
  • 纨扇:细腻的扇子。
  • 清风不隔:清风没有阻隔。
  • 飞升:意指升华或超脱。
  • 秦公子:指古代的公子,象征高贵。
  • 汉婕妤:古代的美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号晦庵,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为苏洵之子,苏东坡的弟弟,三苏之一。苏辙在政治上有所成就,亦以诗词、散文而闻名,风格清新、平易,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端午节期间,表现了对传统节日的庆祝,同时也表达了对健康、安宁的期盼。正值盛夏,诗中描绘了清凉的环境与节日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宁静作为开篇,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安详的氛围。诗人在描绘端午节的习俗时,融入了个人的感受与对生活的反思。透过“晓起钟犹凝,朝回露欲干”一句,诗人捕捉到了早晨的微妙变化,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描写则将节日的氛围与自然的清凉结合,诗中“压蔗出寒浆,敲冰簇画堂”展现出节日的饮食习惯和清凉的享受。人在炎热的夏季中,感受到天上清凉的气息,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人们对于清凉的渴望。

此外,诗中提到的“太医争献天师艾”展现了人们对于健康的重视,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中,艾草的使用象征着驱邪避疫,增强了节日的文化意义。最后,诗歌通过“共传太液龙舟稳”道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与传承,承载着对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意象丰富,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体现了古人对节日的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起钟犹凝:早晨刚起,钟声依旧静谧,表明时间的流逝和清晨的安静。
  2. 朝回露欲干:早晨回来的时候,露水仿佛还未蒸发,描绘了清晨的清新气息。
  3. 逡巡下清跸:在清晨的仪仗队伍中,作者踱步,体现出一种从容的态度。
  4. 委曲问平安:向众人询问安宁,流露出关心与温暖。
  5. 压蔗出寒浆:压榨甘蔗制作的清凉饮品,体现了节日的饮食文化。
  6. 敲冰簇画堂:用冰块装饰的画堂,增添了节日的氛围。
  7. 人间正礻半暑:人间正值盛夏,展现出时节的特征。
  8. 天上绝清凉:天上却是清凉无比,形成对比,传达出一种渴望。
  9. 九夏清斋奉至尊:在九夏的清斋里供奉至尊,显示出对神明的敬仰。
  10. 消除疠疫去无痕:祈求消除瘟疫,保持健康。
  11. 太医争献天师艾:太医们争相献上艾草,体现传统习俗。
  12. 瑞雾长萦尧母门:瑞雾环绕尧母的门,象征吉祥和祝福。
  13. 纨扇新裁冰雪余:新裁的纨扇上留有冰雪的余韵,清新可人。
  14. 清风不隔纻罗疏:清风无阻,带来清凉的感觉。
  15. 飞升漫写秦公子:随意书写秦公子的故事,展现文人情怀。
  16. 荣谢应怜汉婕妤:汉代的美人值得人们怜惜,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
  17. 渺渺金河入禁垣:金色的河流流入禁苑,描绘自然景色。
  18. 渐台雨过碧波翻:雨过之后,碧波翻涌,展现出生机。
  19. 共传太液龙舟稳:大家共同庆祝太液湖的龙舟稳当,传承传统。
  20. 不似南方竞渡喧:与南方的喧闹竞渡相比,显得宁静而稳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令比作盛夏与清凉相对,增强了感官体验。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拟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赋予其情感,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端午节的习俗,展现出人们对健康、安宁生活的渴望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流露出浓厚的节日氛围和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钟声: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规律。
  2. 露水:象征清晨的清新与生命的希望。
  3. 艾草:代表传统文化与健康的象征。
  4. 龙舟:象征节日的热闹与团结的精神。
  5. 瑞雾:象征吉祥与祝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起钟犹凝”意思是: a) 早晨钟声依旧沉静
    b) 钟声响亮无比
    c) 晚上钟声悦耳

  2. 诗中提到的“天师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传统食品
    b) 一种药草
    c) 一种乐器

  3. 诗中“共传太液龙舟稳”的意思是: a) 龙舟比赛激烈
    b) 大家共同庆祝龙舟的稳当
    c) 龙舟在水中漂浮

答案

  1. a) 早晨钟声依旧沉静
  2. b) 一种药草
  3. b) 大家共同庆祝龙舟的稳当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可以将苏辙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节日氛围及人生态度的不同。苏辙的诗表现出一种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而李白的诗则显得豪放与激昂,体现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性特征。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苏辙传》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 中秋雨与肖健饮大醉作 贺新郎二首 其二 贺新郎 自题草堂 贺新郎(虞万州刚简生日用所惠词韵) 贺新郎 检点旧作戏为 贺新郎 用实甫韵贺其纳姬人 贺新郎 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 贺新郎 乙卯端午 贺新郎 贺新郎 都门洗象词同纬云弟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刀字旁的字 片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愚戆窳惰 玄字旁的字 拥孺人,抱稚子 寸刃 询谋谘度 劝百讽一 土调 千霜 旁搜 龠字旁的字 楚璧隋珍 手字旁的字 风雨不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