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30: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30:23
苏辙的《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第一首:
月缺年何久,龙飞事一新。
追崇名号正,同祔礼容均。
凤翣低迎日,龙輴细起尘。
都人知舜孝,拥绋尽沾巾。
月亮缺失已经多久,岁月如梭,龙飞凤舞的盛世又开始了。
我们追崇名号的确是正当的,礼仪和容貌都要一致。
凤凰的翅膀低低地迎接着阳光,龙的辇车轻轻扬起尘土。
所有人都知道舜帝的孝顺,大家都披上了华丽的衣服,泪水湿透了手巾。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美,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自然、深刻著称,尤其擅长抒情和议论。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辙追悼皇太后的时候,表达了对皇太后去世的哀悼与尊崇,以及对历史德行的追思。诗中融合了对时事的感慨和对传统美德的追求。
这首诗以月亮的缺失引入,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悼念的情感。开头的“月缺年何久”便渗透出一种对已故者的深切怀念。接着描述了新的盛世,暗指皇太后的影响力仍然在世间存在。诗中表现了追尊的正当性,强调了传统礼仪的重要性。通过“凤翣低迎日,龙輴细起尘”,展现了对皇太后的尊崇与怀念。最后一句“拥绋尽沾巾”则生动形象地传达了众人对皇太后的怀念之情,泪水浸湿了衣巾,突显出哀伤的气氛。
整首诗不仅仅是一种哀悼,更是一种对传统美德的呼唤。苏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情的关注,使得这首挽词在追悼中透出一种文明的光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皇太后的追思,强调了对传统礼仪的重视和德行的追崇,体现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与人情的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月缺”象征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月亮的明亮
C. 自然现象
“龙飞”在诗中代表什么?
A. 大自然
B. 盛世与权威
C. 个人成就
诗中提到的“舜孝”是指谁的品德?
A. 皇太后
B. 舜帝
C. 苏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是表现对逝者的怀念,但苏辙更注重礼仪与德行的传承,而苏轼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发泄。
以上是对苏辙《追尊皇太后挽词二首》的全面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