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8:2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8:27:12
劳劳山
作者: 皎然 〔唐代〕
山事繇来别,只应中老身。
寒园扫绽栗,秋浪拾乾薪。
领鹤闲书竹,誇云笑向人。
俗家相去远,野水作东邻。
这座山从来就是我与友人相别的地方,只有我这个中年人仍然在这里。寒冷的园子里扫落的栗子,秋天的波浪中捡拾着干柴。引领着白鹤在竹林中闲适地读书,夸耀着云朵向人们微笑。世俗的人家离我遥远,只有野水在我身边成了邻居。
“劳劳山”在古代文学中常作为别离的象征,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友人离散的感慨。诗人皎然的创作背景受到了当时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影响,常常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然的眷恋和对人世变迁的思考。
作者介绍:皎然,字景明,唐代诗人,擅长描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脱俗。其作品中经常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皎然的晚年,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内心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劳劳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在山水之间游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开篇即点出“山事繇来别”,传达出一种离别的情感,暗示着人生的分离与无常。接下来,“寒园扫绽栗,秋浪拾乾薪”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增强了诗的意境,给人一种凄凉却又充满生活气息的感觉。
“领鹤闲书竹,誇云笑向人”展现了一种超然自得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追求一种与世无争的隐逸生活,白鹤象征着清高和自由,而竹子则是坚韧与清雅的象征。这种宁静的生活让诗人感受到一种灵魂的自由,远离了俗世的纷扰。
最后两句“俗家相去远,野水作东邻”总结了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淡漠和对自然环境的亲近。诗人通过这种方式,传达了对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人世间纷争的反思与超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超脱世俗的情感,反映出一种淡泊和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山事繇来别”中的“山”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领鹤”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