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1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15:19
妾有盘龙镜,清光常昼发。
自从生尘埃,有若雾中月。
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
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
我有一面盘龙雕刻的镜子,光亮常常如同白昼般明亮。
自从上面积了尘埃,仿佛变成了雾中的明月。
愁苦来临时,我试着照镜子,却不禁叹息白发已生。
我想寄语那些在边塞的人,为什么会长久离别呢?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与王维齐名。生于河南,后迁至长安,崇尚自然,作品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唐代,社会动荡与离别之苦在诗中体现,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人的思念。
《同张明府清镜叹》是一首情感深邃的诗作,诗人通过一面镜子引发关于时间、离别与人生的思考。开篇提到的“盘龙镜”不仅是物品,更是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个人经历。清光常出,代表着年轻时的光辉与美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镜子上落下的尘埃,隐喻着岁月的沧桑与生活的烦恼,令人感叹。
“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一句,诗人用自身的变化来反映内心的愁苦,生白发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更是心理上的沉重感受。最后的“寄语边塞人”,更是表达了一种对朋友的关心与对离别的无奈,显示出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人间离合的感慨。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既展现了个人情感,也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全诗围绕时间流逝、离别与情感展开,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哲理思考。
诗中“盘龙镜”象征着什么?
“愁来试取照”中“愁”的来源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边塞人”指的是?
对比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两首诗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友谊的珍贵与生活的理想,而孟浩然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邃。